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0266|回复: 0

[论汕尾] 小城生活其实满幸福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汕尾是个滨海小城,论经济比不过人家,论收入,远远低于全省甚至是全国水平,但在汕尾生活,其实满幸福的。

晨光漫过城中村的青砖灰瓦时,李娟总在厨房的油烟里听见楼下传来熟悉的鸣笛。丈夫老周的车停在梧桐树下,引擎还带着余温,后座上放着给女儿买的豆浆,前排副驾是儿子的书包——这样的清晨,像品清湖水一样,不急不缓,却把日子浸润得饱满。

他们住的四居室在星河湾的小区,150平的空间里,每个角落都透着妥帖。阳台的绿萝垂到洗衣机上,客厅的沙发套洗得发白,却总堆着孩子们随手扔的抱枕。老周在税务局上班,李娟是林伟华中学的语文老师,两人工资卡上的数字每月按时跳动,加起来刚好够覆盖房贷、孩子的补习班,还能剩下些塞进储蓄罐。上个月整理存折,老周忽然发现,零零总总竟攒够了一百万,他把存折拍给李娟看时,她正在批改作业,笔尖顿了顿,抬头望见窗外的夕阳,把对面的居民楼染成了暖金色。

周末的午后,夫妻俩常各开一辆车出门。老周载着父亲去河边钓鱼,李娟带着母亲和孩子们去超市。两辆车在路口分道扬镳,又会在傍晚的菜市场汇合。母亲总嫌李娟买的排骨太贵,却会偷偷往她包里塞一把自己种的青菜;父亲钓来的鱼不大,却足够炖一锅鲜美的汤,孩子们围着餐桌吵吵闹闹,老周抿着小酒,看李娟给岳母夹菜,忽然觉得这就是书上写的“岁月静好”。

城区就这么大,转个弯就能遇见熟人。晚上接到张哥的电话,说在老街的馆子订了桌,老周换件衬衫就下楼。推开门,包厢里早已坐满了人,有同学,有同事,还有小时候的邻居。酒杯碰在一起,说的都是家长里短:谁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中学,哪家的商铺又换了招牌,谁的父母最近去了海南过冬。老周酒量不算好,却爱听这些絮叨,像墙角那台旧风扇,嗡嗡地转着,把日子里的热气都吹散了。

要是赶上长假,全家人会回乡下的别墅。那是四年前盖的两层半小楼,红砖墙配着白栏杆,院子里种着桃树和月季。孩子们在田埂上追蝴蝶,老人们坐在葡萄架下择菜,李娟和老周搬把藤椅坐在门口,看远处的炊烟在田埂上袅袅升起。晚饭时,大铁锅炖着自家养的土鸡,柴火烧得噼啪响,香味漫过整个院子,连路过的风都带着馋意。

回城的路上,孩子们在后座睡着了。李娟望着窗外掠过的路灯,忽然问老周:“你说,咱们算不算最幸福的人?”老周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从后视镜里看了看熟睡的孩子,又看了看身边的妻子,没说话,却轻轻哼起了年轻时唱过的歌。

车窗外的城区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路灯在柏油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那些藏在烟火里的细碎美好,像散落在路边的石子,被日子的车轮碾过,却在时光里磨出了温润的光。原来最幸福的人,从不需要波澜壮阔的传奇,不过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身边有牵挂的人,手里有安稳的暖。所以,很多人在汕尾生活挺好的。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闻“汛”而动,筑牢安全防线
[三唯论点] 建议汕尾人多来阅读《菜根谭》这本书
[三唯论点] 千年省级历史名城海城将会旧貌换新颜
[三唯论点] 小城生活其实满幸福的
[三唯论点] 汕尾的学生与家长,也许是时候不要太在乎分数
[三唯论点]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