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206|回复: 0

[习俗] 中国茶道与海陆丰茶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2 22: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产茶,并发展成茶道。茶可以治病,古称瑞草,作草药用。神农氏说:“苦茶久服,可以益思。”唐代陈藏器说“止渴除疫,贵哉茶也,茶为万病之药。”明代李时珍说:“茶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以上历代医药学家对茶的论述、评说,都道明了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与功能。
  到了宋代,由于徽宗皇帝嗜茶的影响,中国的士大夫们兴起“斗茶”,又叫“茗战”。“斗茶”,即比赛茶的质量,品评茶的优劣。“茗战”中,夺标的茶被定为“贡茶”。范仲庵的《斗茶歌》就描写了当时的盛事云:“北苑采期献天子,林下豪雄先斗美。”
  1988年6月22日《参考消息》译载一篇《日本新闻·日本的中国茶沙龙一岩茶房》云: “中国茶的又一次热潮:这一次再不是出于喝乌龙茶减肥,喝普洱茶去脂肪等动机,而就是为一种娱乐或者一种文化,也就是说要享受饮茶的乐趣。”日本早在唐代就把中国的茶经取去,慢慢地便被转化、发展成为一套日本独特的茶道。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长处。
  茶道,在广东最风行的可说是广州(连香港、澳门)的“饮茶”和潮汕的“功夫茶”。广州很早就是商业发达的商埠,商家、工人生活节拍紧张,为了赶时间上班,早起便到街边的粥摊、茶档吃点东西、喝杯茶果腹并驱睡意。精灵的商业行家,看准了这个商机,便逐渐广设茶楼,并且建起画梁雕栋、流金溢彩、富有南方特色的大“茶居”。这样一来,连居民也风行饮早茶了。老年人早起散散步,买份报纸便到茶楼“叹世界”。家庭主妇们也习惯早起提个菜篮子先到公园做做晨运,然后上茶楼来个“一蛊两件”,饱了肚子才去市场买鱼菜。
  海陆丰地区饮早茶,最先是汕尾;汕尾是通往广州、香港的贸易港口,受商旅生活习惯的影响,自然也兴饮早茶,但起初并不像广州、香港那么早,大概是上午9时左右开始营业(至中午),叫“早茶晏”。当年的得云、乐天、云泉及有得栈、珍香等老字号茶楼的“走楼”,还是仿效省港茶楼用“白话”(粤语)叫卖包点的。海城、陆城茶楼的出现,迟于汕尾,而且只有午茶和夜茶,没有早茶。早茶是改革开放近20年才兴起的。
  至于“功夫茶”,只有文人士子们才有闲情逸致去享用,时至今日,都远不如潮汕地区的盛行与普及。海陆丰,唯有“咸茶”,才是为世所稀,它与民情风俗相结合,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活动。
  海陆丰咸茶的制作——擂咸茶,其工具,一是茶槌,二是牙缽。茶槌选用质坚的如拔仔树枝等做成;牙缽是内涩(起条状)外滑的阔咀陶器。擂茶时,把茶叶放进牙缽,称为稍润湿之后,便用茶槌把它擂成浆状,再加少许食盐,冲入开水即成,十分简单;但“食咸茶”的道道就可多了。   
  家庭妇女早起把咸茶制成后,放在用稻草编织的“草稳”,盖严保温,供家人无时无地白饮止渴,叫“熬茶”或“牙缽茶”。如果盛在碗里,撒上炒油麻或炒米(爆花米)或炒花生米,便成“油麻茶”、“炒米茶”、“地豆(花生)”茶。若再加上熟饭、熟豆,则叫“饭茶”,这主要流行于客家山区。   
  油麻茶有两种:一种炒熟;一种把生油麻混于茶叶在牙缽擂成。炒米茶也有几种:一种用上好的油尖米蒸熟晒干炒成;一种用赤谷煮熟晒干去壳椿白——脱皮炒成,叫“炒粟米”。这两种,一般人家(尤其是农家)收冬之后便要制成备用;另一种是临时把大米加盐浸湿之后捞干即炒即食,叫“炒烧米”或“炒米仔”,这是万不得已从主食粮俭出来过“茶瘾”的。陆丰一带擂咸茶还喜欢加进草药,海丰少有,唯有加“苦刺心”(长在山坡、坑旁的植物),叫“苦刺心茶”。   
  海陆丰咸茶,都由妇女操作,男人不插手,但也喜欢享用。平时食咸茶每天两次,分别在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左右。有竹枝词云:“辰时餐饭已餐茶,牙缽擂来响几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他多少下芝麻。”人们习惯称此时辰为“食茶晏”,常用来作约会亲朋的时间形象词。食咸茶,被妇女当为敬客的礼仪,客人一到,即捧上咸茶一碗、两碗、三碗、四碗……动手动脚,像打架一样,硬劝你放开肚子食,食得愈多,主人愈高兴。
  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走进社会日多,在机关、在学校,每当“食茶晏”时辰一到,她们总要凑合起来解决“茶瘾”,像做“课间操”一样,“消除疲劳,振作精神”,再投入工作。
  在红白喜事中,还风行“泡茶”(油麻茶、炒米茶或菜茶,属群体性的茶文化活动)。
凡新宅入火、订婚完娶、生男育女、远行归来、逢年过节、病痛痊愈、化险为夷、消灾匿祸、丧家白事,乃至现代平反冤案、儿孙考上大学等等也都要“泡茶”。有人发表文章说:“遇白事,绝不以咸茶请人。”误矣!其实白事食咸茶更多:女界奔丧要食咸茶,死人头七(日)、二七(日)、三七(日)要食咸茶,完坟要食“辞山茶”,百日之中每旬夜晚要食“丁忧茶”,周年要食“对年食”何以见得“绝不以咸茶请人”?
  再说菜茶,又叫“起鼎茶”是海陆丰咸茶中最高档次的一种,盛行于蔬菜季节的秋末春初,元宵为顶峰(叫“泡灯茶”)。菜茶,是把炒熟菠菜、包菜、芹菜、茼蒿、青蒜、香菜、荷兰豆和豆粉丝、豆腐枝、猪肉、腊味、虾米、墨脯、鱿脯、鲜蚝、鲜鳗鱼、鲜蚶肉等混合盛于碗里,泡上兼有鸡汤、猪骨汤的烧茶之后,再撒上炒米、花生米和胡椒粉等,便成为最上好的菜茶。元宵期间入夜,家家户户把滚烫的清茶和佐料摆在桌面上,殷勤伺候客人,不论远近亲疏,三五成群、情来礼往、上门串户、互相品食,在“茶战”中,客人越多,主人越觉得体面(认为自家佐料好,人缘也好)。这种活动,一反常规,多以男人为主,女人则在家里忙于待客。如果这户那户近年有添男孙或娶媳妇,则兼有“泡丁茶”和“泡新娘茶”的意思,那就更热闹了。改革开放以来,菜茶还作为风味小食走进了市场。而且和宗教结合,被融进庵寺,现在汕尾地区四处庵堂普遍都备有“咸茶”(炒米、花生、油麻茶)招待游客和香客。
  总而言之,茶在海陆丰人心目中,占有一定位置,把它作为送礼上品,男女订婚要送茶;新娘过门三朝要送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去港澳探亲也要送茶等等,不胜枚举。
  咸茶,作为茶道的主体,陈守继先生说:“能够在海陆丰福佬地区长时期流行,发展成一种有特色的文化,妇女功不可没。”(见《玄武山史话》)我很赞同。
摘自汕尾文史(第十四辑)民俗文化专辑 吕  匹

楼主热帖
[站务管理] 再见了,汕尾市民网
[休闲生活] 这怪物是什么名堂呢?
[文化天地] 正字戏(剌梁驥)
[文化天地] 正字戏张飞归家
[文化天地] 正字戏-司马师带剑上朝
[文化天地] 正字戏-刘备投荆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