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7-14 文章来源:汕尾日报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是党的“肌体”和“细胞”,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市针对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持续深入探索,形成了一种有利于激发基层组织活力的制度化建设载体,促进基层组织和党员形成充满生机活力局面,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这便是基层党建“双考双评”。
2009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戎铁文到基层调研时,在听取了有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做法后,要求基层要创新思维、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举措。根据戎铁文书记这一要求,市委经过反复调研,探索提出了以“县考核镇、镇考核村和支部评议党委、党员评议支部”为主要形式,以“八比八看”为主要内容(即:比班子,看能力;比发展,看实力;比惠民,看民意;比作风,看效率;比制度,看管理;比文明,看新风;比环境,看宜居;比治安,看稳定)的“双考双评”考核评议制度,并在陆河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市推广。
“双考双评”是继“双挂双联”、“双责双问”、“双融双建”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之后,我市在探索完善基层党建新载体新机制、在践行创先争优中的又一重要新举措。
推行“双考双评”这一创新举措,最直接的效果检验就是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我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自去年12月开始,到今年5月中旬全面完成。全市各地始终将“双考双评”作为贯穿村级换届的主线,强化换届责任,落实有效措施: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换届纪律的通知》,通过采取五条组织措施,切实加大对全市村级换届工作监督检查的力度,规定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纳入所在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考核、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实绩考核、镇村“双考双评”考核内容。
全市860个村、社区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任务,共选出新一届“两委”干部5725名,其中:书记860名,主任859名,经济能人型干部977名,女干部1015名。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文化程度有明显提高。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两委”干部人数比上届增加了869人;年龄结构更趋合理。36至55岁“两委”干部占66.5%;交叉任职率有明显提升,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有365人,交叉任职率50.8%;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有80人,交叉任职率56.7%。
高擎党建创新主旋律
从“双挂双联”到“双责双问”,再到“双融双建”,又到“双考双评”,始终贯穿着我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和机制创新。
“汕尾的发展,关键取决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战斗力、执行力。”在市委组织部负责人看来,“双考双评”制度是上下级间的双向考核评议制度,首创了下级评议上级、党员评议支部的倒逼机制,在传统自上而下的政治考核中引入了“上下联动、压力倒逼”的评议机制,改变了过去考核、评议等活动中只是上级下命令、下级承受压力的单向操作,不仅有利于调动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创新力,更有利于激发党员领导干部服务群众、谋求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譬如,城区结合实际,制订了《市城区镇(街道)村(社区)“双考双评”考核量化考评表》、《市城区镇(街道)村(社区)“双考双评”民主测评表》。《量化考评表》和《民主测评表》体现了“官评”与“民评”、“对上”与“对下”的相统一;陆河县螺溪镇各安村逐步建立完善了《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等22个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确保比有方向、看有目标、考有对象、评有依据、用有结果。
“羚羊清晨醒来,它知道对手仍然是跑得最快的狮子,要想活命就得跑;狮子的思想负担也不轻,假如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命运都一样,为了生存也要跑。”基层党建“双考双评”是一种综合性上下联动的考核评议制度,通过镇与镇、村与村之间“比” 和“看” 的不断竞争,相互“攀比”,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互不甘后的局面,就是一场狮子与羊的生存竞赛。
“谁都不想落后,谁都不愿成为狮子口中的美食。”“双考双评”开展以来,各县(市、区)紧紧围绕“八比八看”的内容,通过排查存在问题,整顿后进村党支部,镇、村(社区)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发展理念明显更新,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得到有效提升。
村在林中、屋在绿中,这是陆河东坑镇竹园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双考双评”的推动下,竹园村立足于保护环境的实际,着力创建生态文明村,积极筹资建设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生态小公园;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村民房前屋后、荒坡地种植青梅、青榄等水果,目前已实现每户拥有5亩以上的生态小果园。该村党支部今年“七一”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陆河县委作为“双考双评”的先行点,率先推行了“八比八看”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党员干部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陆河获得“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县”称号,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镇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信访量明显下降,实现了上省上京“零上访“。
扭住经济建设中心
可塘、梅陇镇盛产珠宝首饰,公平镇是服装专业镇,黄羌镇虎噉村金针菜名扬四海……海丰县通过“双考双评”形成的竞争和激励机制,鼓励各镇、村从各自地理优势出发和资源优势出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经济没发展,一切都是空话。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双考双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花大力气推行‘双考双评’,却推不动经济发展,推不动转变方式加快转型,无疑是失败的。”海丰县委组织部负责人如是说。海丰县注重围绕中心,制定符合科学观要求的发展规划,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向、主导产业和发展措施,加快镇村经济发展。同时,加快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推进“双转移”,不断做大镇域经济,提高镇级财政支付能力和统筹公共服务的能力。尤其是,加强分类指导,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探索“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海丰县城地区以科技工业园、金园工业区和金岸工业区为载体的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商贸、餐饮、旅游、房地产等产业迅速发展。公平、城东、鹅埠、可塘、梅陇等镇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专业镇。赤坑、小漠、后门等镇逐步发展成为高效农业、海水养殖和旅游美食专业镇。
其他兄弟县(市、区)并没有作壁上观,而是把“双考双评”活动与各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把开展“双考双评”活动与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结合起来,狠抓重点项目,特别是想方设法瞄准国家、省级的重点项目;巧抓招商引资,破常规、出新招、创特色,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对接。
2010年,全市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54个,全年完成投资148.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全市共争取各类建设项目55个,获得中央和省专项补助资金3.9亿元,带动地方投资15.3亿元。
抓住改善民生关键
幸福建设是基层党建“双考双评”的重要标尺。“比惠民,看民意”,改善民生就是“双考双评”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谋利益,群众就会相信你。”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有没有为民之心,有没有为民之行,在“双考双评”中一试就灵、一看就清。
我市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列入“双考双评”的重要内容,形成双向互动、上下联动的扶贫开发新格局。既重视组织保障,各村均派出挂驻领导和工作组,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打造“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也注重落实责任制,实行考评、考勤制度和责任、督查、奖罚三大机制,用制度倒逼工作责任和帮扶措施的全面落实。至去年底,全市脱贫的贫困户已达到8041户,占全市帮扶贫困户总数的34.2%,比目标提高了三倍多;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325.228万元,平均增收13.1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526.4元。今年以来,我市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帮扶力度,上半年落实帮扶资金49078.8万元、平均每个贫困村落实帮扶资金156.7万元,新增帮扶发展集体经济项目520个,综合数据在全省粤东西北14个市中位居前列。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的成效是“双考双评”促进民生改善的一面镜子。
去年,全市健全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低保户、五保户、孤儿救助金、百岁老人的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明显提升,大部分村参合率达到10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完成,惠民的覆盖面迅速拓展。
守住治安稳定“红线”
“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但不少人误解为天上最恶的是“雷公”,地上最野蛮的是“海陆丰”。
“实际上,在海陆丰人的心目中,雷公是宣扬善德、除弃恶行的神。”陆丰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在“雷公神”扬善抑恶的精神指导下,海陆丰人雷厉风行、正直刚强、襟怀宽广。在碣石镇,违法必究的治安理念彰显着正义,也契合了基层党建“双考双评”中“比治安,看稳定”的强大生命力。
今年以来,碣石镇严密部署,先后开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政法部门认真贯彻“从严治警”、“重典治乱”的方针,加强执法队伍整顿,积极开展打黑除恶、“追逃”以及打击假币、毒品等犯罪活动专项斗争。通过打现刑,挖团伙,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取得明显效果,共破获刑事案件17宗、打掉犯罪团伙3个、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03名、查处治安案件125宗,缴获赃款、赃物一批。
“亚运会帆船赛筹备工作对我们而言,无疑是一次大考。”红海湾开发区组织部负责人如是说。亚运会筹备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推进各项重点建设工程、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时难免出现误解和矛盾纠纷。在推进汕遮公路扩建工程和桂东Ⅱ回路供电线路工程过程中,红海湾开发区把每一件工作乃至每一个细节都明确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身上,实行全员定位、全面问责。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为大局、舍小我,为亚运做贡献”,奋战在前线,最终实现“零安全事故、零刑事发案、零非正常上访、零群体事件、零投诉”的“五零”目标。
“比治安,看稳定”是基层党建“双考双评”离不开的命题。近年来,我市致力构筑“大平安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与公共安全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社会大局安定和谐,已成为全省社会最稳定安全的地区之一。(记者 钟必远 通讯员 汕组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