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bl马诗快

[文学] [完整版中篇小说] 赤手空拳闯鹏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00: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0)                                                               
                                                                          文/马诗快

(十五)                                             黑虎下山           刀光剑影 (2)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是和平年代,花费好几年的时间学甲子功夫有什么作用呢?读者的提问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没有国恨家仇;也没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之恨;更没有象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感受.回想三十多年前,胞弟在甲子受大姓家族强邻的暴打,大姓家族的人欺负小姓家族的人,甲子谚语:"刘李范,陈林蔡,天下具一半."在甲子本地姓氏中,这六姓人丁确实人口众多,
        过去的父辈,想多生男丁,一方面也是为了不受大姓家族人的欺负.笔者有七兄弟姐妹,上面有四个姐姐,下来就是三兄弟.笔者排行第六.小时候就调皮好动,放风筝学绘画,力大不服输,小时候不懂事,有人敢欺负就不服气跟别人打架.记得七十年代,有一次,就在劳动农场的方薯地上与西北的刘某打了一架,初中时同届不同班,后来才知道他加入黑社会组织.图片在甲子大街的文化站展出(现大街的工商行旧址.).七十年代末.老邓上台,那次严打社会流氓后,社会才恢复了相对平静.本来小孩调皮不懂事,经常打架斗殴是常有发生的事情,可是有些大家族的父母,仗着大姓,人多势众,小孩打了别家的小孩,不但不教育自己的小孩,还教唆怂恿自己的小孩狠狠地打别人的小孩.那次胞弟与邻居小孩不懂事发生争吵,后来就发生打架斗殴了.一个十岁的小孩,大人劝说双方的小孩回家,本来就平息此事了,可惜大姓家族有两兄弟.他把笔者的胞弟打得头破血流,他的弟弟还大力抓住笔者,当初一个成年人抓住一个十岁的小孩,小孩当然动荡不得了.既然已经打破胞弟的头,血流如注,这样收场还不会太嚣张.可是恶邻还追上门来再打人,先父是个老实守本分的人,见此情景,吓得关闭大门,四个姐姐都无法帮上忙.常言道:仇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化了,而耻辱会一辈子记在心理.复仇的心理在少年的胸中熊熊燃烧起来.从此笔者发誓学好武功,报仇雪恨.本来绘画是童年时的爱好,从此就弃笔从武了.天理循环,好人自然有好报,恶人一家得到上天的惩罚.那个靠担八索到街头巷尾贩卖水果,抓住笔者的弟弟,因家境清贫,终生未娶.仇人的大儿子在外地工作时,因有一次发生工业事故,他死去了.仇人的女儿到外地打工,有一次遭到歹徒的强奸,回到家中,她就发疯了,小儿子成了"白粉仔",看到仇人一家遭到天谴.有一次,笔者在大街上与仇人擦肩而过,他也听邻居说笔者去学武功了.他低下头来,有点负罪感地走过来,回家了.看到仇人变成这样寒酸落魄的模样,笔者也就原谅仇人了.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让人三分,好人一生有好报.
    想复仇雪恨,当然是咬住牙关,忍住疼痛,坚持习武了.七十年代末,大姑父"双刀黄"敬进刚好平反回甲子.本来不想写出他的真实姓名,既然<<甲子风情录>>中有记载黄敬进组织大刀队抗日之事,前几天,"双刀黄"的亲孙子来拜访笔者,我也把这事告诉他了.征得他孙子的建议才敢写出"双刀黄"敬进的大名.解放后,黄老担任甲子镇解放初期首两届的公社副书记兼副镇长.管理不少甲子的渔船,有一次,有个有心人送来两条鱼给他,他就当面在渔业大会上点名批评了送鱼的小人.第一代党员参加革命,舍生忘死,九死一生,参加抗战,赶跑日寇,在生与死的风火考验中走过来的人,他们的高风亮节确实值得后人敬仰.在文革期间,正直善良的人有一部分就被错划成"右"派,他被派往韶关的乐昌县,蹲了几年"牛棚".七八年,小平上台后,这批为革命出生入死的老干部才获得平反.离休后政府领导就派他在甲子人民公园内的东江纵队老战友联谊办公室值班,在蹲"牛棚"期间,他被迫回甲子镇后,他的二朵就有点聋了,所以他平时就沉默寡言,也许在回忆那段抗日杀敌,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呢.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20: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十)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0)                                                               
                                                                          文/马诗快

(十五)                                             黑虎下山           刀光剑影 (3)
  
         大姓欺负小姓.富有瞧不起穷人.职位高藐视小市民;强势就欺压老百姓. 这是国人丑陋的一面,欺负弱小者,满足一时的快感,而种下了被欺负者复仇的火苗.几十年过去了,受辱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以邻为善,以邻为本,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小市民.不论职位高低.或者平穷富贵,更不能随意出手打人.即使是位武林高手,更不应出手打人,恃强凌弱.痛打了别人一顿,也许打人者每个晚上都睡不好觉.常言道:出来"混" 的人,迟早是要"还"的.当一个人受到奇耻大辱时,假如他不想活了,法律就对他失去了约束的作用.心中只有报复的火焰.打人者在明处,复仇者在暗里.只要被打者想复仇,也许会危及打人者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强势者必须对待别人,以和为贵.习武不是用拳头来打人的,而是为了强身壮体,保护个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以和为贵,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以王道服人,以霸道慑人.一个国家人口多,人民富裕,假如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坚强的后盾,这样的国家也一样得不到禽兽国家的尊重.
         只有国强民富,有最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国家的利器,才能获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凭口喊空话,别人当耳边风.与虎谋皮,向强盗求饶.  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秦始皇赢政,横扫六国,统一中国,有王者之风范,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疆拓土,派遣卫青霍去病穷追匈奴于沙漠深处,得罪我中华子民者,虽远必诛.这次把杀害我十三名船员的媚公河大毒枭糯康等三名主犯抓捕归案,扬我华夏民族的威慑力.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我华夏民族立下赫赫有名的战功.国家赢得了尊严,人民也获得别国的尊重.
      当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远远地超过对手时,也就不需要通过靠空喊口号来表示抗议了,假如别国占领我华夏的每一寸土地,那么他国就会乖乖地把侵占的土地归还给宗主国.古代战争,多用人海战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力拔山兮气盖势,强调的是武将对于一场战争起到关健性的作用.那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产物.而现代战争之国家利器.不但需要靠"两弹一星"的威慑作用,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依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当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远远超过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时.这种不对称的战争就不需要开战了.假如将来我国有了空天武器.而别国还处在使用枪支弹药的初级年代,当两国发生战争时,有空天武器的国家只需要按动一下电钮,象小孩玩电子游戏的空天战争一样,我方利用在太空的空天激光武器,把敌人的军事目标全部摧毁.假如将来能开发出空天武器,就不需要士兵参加战争,降少部队士兵的伤亡,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效果.当年的日不落大英帝国,凭着船坚利炮,把"米"字国旗几乎插遍整个地球.当一个国家的士兵利用刀剑长矛等冷兵器作战时,怎么能与拥有枪技大炮等热兵器的国家对抗呢?
         放眼世界,科技立国,以夷制夷,兼融并蓄,开放胸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空喊口号误国,奋力图强救国."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落后就要被挨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犯人."老毛的军事思想指导华夏人民抵抗强敌,奋不顾身,视死而归,大义凛然,前赴后继,同仇敌忾,舍身忘死,慷慨悲歌,这是中华民族之魂,黄河在呐喊,长江在咆哮,宁死不屈,血洒疆场,国家有了尊严,个人才活得有尊严.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个人的尊严而苦练武功.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01: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十)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0)                                                               
                                                                          文/马诗快

(十五)                                             黑虎下山           刀光剑影 (4)

     黑虎掏心,甲子民间功夫的拳种有何特点呢?一般来说,民间功夫的实战性较强,观赏性较差.招法少,力度劲,近身搏斗,几招可以放倒人,没有花拳绣腿哪些多余的动作,直接表达,拦截来拳,诱敌深入,连环出拳,出腿较少,要求下盘马步扎实,出拳虚实交融,以打下部为虚招,打上面为实招.快如闪电,招招追命.在甲子成名海师的"大门搏"搏击法中,"倒坐莲花摘阴部"和"拖脚搏手"是他最著名的搏击招术.其它招法有:当右拳出手被对方擒住时,右手顺势用力收回胸部,左手反擒住对方抓手,然后右手击打对方.当双手都被对方锁住时,我方放手反擒对方,并把对方双手交叉旋转,或起腿击中对方.在双方近身搏斗时,应注意手指被对方反转扭断,手指并拢,大拇指收紧合并.当对方采用双龙抢珠,两手指直插我方双眼时.我方用右平掌挡住来方的双指.保护眼睛,接触到对方两手指时,随即抓住其两手指,向上反扭压,也可以扭断对方的两手指.因为甲子的"三角桩"中就有"双龙抢珠",两指插两眼睛的招法.这些危险的招法一般不能在格斗中使用,除非碰到个人生命危殆时,才可无奈使用此招法化解.
        清朝中期的和任师擅长"三角桩"内家拳,广东一带一般都以南拳为主,善于用双拳,虎虎生威.防受严密.甲子的梁藤师傅把"三角桩"的功夫发扬光大,也有传说,一位四川峨眉派的道姑,云游到甲子,把此拳法传授于有缘人.由于历史久远,古代的习武者多数以口传身授下来,并无文字记录,这与古代武师的文化水平多数不高有关,这些九十岁以上的武林先贤离世了.师道尊严,徒弟也不好意思询问本门派的功夫来源,传承于何地?国家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是通过言传身授,这些老者离世后,假如他没有传授给继承人,这样的民间技艺也就慢慢地消失了,对国家来说是一种精神财富的遗失,好象四川甘孜藏区有些传唱格赛尔王的民间老艺人,能口中传唱几个小时的格赛尔王历史史诗,但这位民间老艺人并不识字,目不识丁.国家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只能把这位老艺人生前传唱的录音带翻译成文字,保留并出版了格赛尔王的故事.
         甲子的民间功夫也有部分拳种慢慢消失了. 会武功的武师,一般他们的儿女都不愿意继承武学.因为学武功太辛苦了.在和平年代,不会受到外族的欺负.况且真功夫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学会的.有志于学习武功的热血青年,又苦于无人肯传授武学. 有些家族高深的武学家训传子不传女,外人想拜师学艺却比登天还难啊.另一方面 武师担忧习武者学会武功后争强好胜,欺压百姓,危害社会,所以有些武师不会轻易地授徒,让它带进黄土里.所以很多民间的武功也慢慢地消失了,习武者也一代不如一代.希望民间武术能得到传承和发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假如年青人不苦练武功,有可能实现习武强身壮体,保家卫国的宗旨吗?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15: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1)                                                               
                                                                          文/马诗快

(十六)                                             枪棍合一                日寇魂归

              枪棍合一震武林,保家护土鬼神惊.创新求变杀敌寇,抗日烽烟遍地情.                     

                       日寇魂归华夏地,瀛江风起急行军.东洋侵略山河泣,甲秀揭竿盼太平.

        探源中华武术的历史长河,能成为武林一代宗师者,从来就不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侠客.他们通过学习本门派的武术精髓,舍弃哪些繁琐多余的招法,吸取别门派的精华招术,在实际格斗中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观山川风景知灵性,看动物搏斗学其招.其实,武术中的不少招法是从动物的搏斗中学来的.例如:马和驴与其它动物格斗.在跑动时擅长于用后脚向对手一踢.老虎扑食时,一纵,一闪,一伸虎爪.假如虎爪打不到对手时,就用虎尾巴一扫,一卷.击中对手.公鸡与蜈蚣的格斗,在自然界中就有一物降一物的经典之作,蜈蚣的口液是极毒的,但遇到公鸡的口水,它的毒液就失灵了,被公鸡的口液化解了.毒液完全不起作用.
      在六,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前,甲子人民的生活水平低,还没有电风扇.夏天天气太热,甲子大街的多数小孩都睡在大街两边的走廊里.有时候小孩被蜈蚣咬伤了,家长马上就抓来一只公鸡,用公鸡的口水涂抹在伤口上,伤口就不痛了,笔者的手上,也留有这样的小伤口印记.,过去的甲子市民,多数家庭妇女都靠养鸡和养猪作为补贴家佣,供子女读书.笔者上大学的生活费用就是靠先母在老祖屋养猪才圆了四年的大学校园梦.在过去发表的<<母亲的爱>>中,笔者曾经详细介绍过母亲养猪供儿读大学的动人故事.猪栏低矮,没有下水通道,夏天猪栏里臭气通天,臭气熏得人无法透气过来.下水道里的脏水,是从祖屋的老井里打出来的,母亲帮助小猪淋浴降温.希望小猪能健康成长,供儿读书.一桶清水淋兮一桶脏水出,人爬在低矮的猪栏里,用手拿小木桶把脏水勺出来,这就是母亲的爱.上天有感应,助善良的人完成人生的奋斗目标.儿子毕业后,走上外贸的工作岗位.从此,这个猪栏里的小猪不管怎么细心地眷养,多数都无法存活.小猪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向玉帝复旨了.后来这个破矮猪栏就拆掉了.在甲子大街原东风酒楼对面的马氏祖屋内.
       八十年代初,国家免去大学生各种上大学的学杂费.但每月二十元的生活费还是需要支付的.每学期来回家探亲,乘甲子到广州的大巴士,来回车票费共需一百元.每学期,笔者依靠母亲养猪卖猪的二百多元收入,这样就基本上解决了一学期的生活费了.大四临近毕业,每月的生活费才三十多元.这就是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活状况.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22: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1)                                                               
                                                                          文/马诗快

(十六)                                             枪棍合一         日寇魂归 (2)

       枪棍格斗法相当于人体手臂的自然延伸的搏斗术.棍打一大片,枪扎一点红,这是枪法和棍法的各自不同特点.当武术家把枪法和棍法融合在一起时,神龙见首不见尾,神鬼也惊慌,让对手防不胜防,伏首称臣,缩手被擒.所谓无法胜有法,无道胜有道.不按照常理出牌,枪棍合一,打得对手昏头转向,不知如何应对?
        三甲某网友曾经提出:甲子功夫真有枪棍法的存在吗?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东江纵队的枪棍法挑战日寇的武士刀法,打得倭寇呼天喊地求鬼神,这就是侵略者的葬身之地.这种功夫由谁人所创呢?广东东江纵队的游击战争,深入敌后,突袭日寇大本营,枪棍飞处敌丧胆,双刀舞起遍山红,用倭寇的鲜血来祭奠我轩辕子孙惨死的冤魂."双刀黄"敬进就是使用"枪棍法"挑战日寇武士刀法的甲子民族英雄.
        可见"枪棍法"在甲子的民间武功传说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也许该网友听父辈介绍过"枪棍法"在东江纵队的抗日战争中威慑敌胆的故事,英雄有孤胆,刀剑配英雄."双刀黄"敬进师生前曾经说过:"这双刀法,大门搏拳法和枪棍法,你一定要学好啊...."从而可以判断出"枪棍法"在"双刀黄"师一生武学中的重要地位.
       "枪棍法"也是从拳法中演变出来的.它结合了"十八虎桩棍法"中某些精髓的招术,又把枪法中某些精湛的招术融合成一体.假如习武者学会刀法和棍法的基本套路,那么古代所有十八种兵器就可以运用自如,无师自通了.因为它们的基本套路都是从拳法中演变过来的.古先民在与动物的长期搏斗中,因为有狩猎才能求生存,想打败猛兽就必须有强壮的身体和精湛的武功.模仿个种动物搏斗的招法,渗悟出自然的法则,所以古先民才总结出各种拳法和格斗术.象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而创立的形意拳.例如:猴拳,表演者确实在模仿猴子在抓人等基本动作.华佗的"五禽戏".有利于舒筋活络和强身壮体.螳螂拳凶猛刚劲.力发手指.电影<<少林寺>>觉远的师傅表演的螳螂拳,实战性强.观赏性大.鹰拳也是以擒拿手为主,力发指间.练狗拳和地躺拳的人相对较少,到处在地上滚动,专门攻击对手的屁股以下三路.少林梅花桩主要训练人的平衡力.两人在木桩上兜圈子打转,有点游身盘龙的模式,游身八卦掌,也是与对手兜圈子的招术,趁其不备,击倒对方.使用这种兜圈子的功夫,主要是当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养精蓄锐,待机而动.人的体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拳拳如猛虎下山,招招似泰山压顶.保存有效的体力.利用机会消耗对方的体力,也是搏击之艺术.站如钟,坐似松,出拳如猛虎,收拳似蛟龙,下盘功夫浅,一生白练功,一扫人就倒,

   高楼平地起,扎马勤练功,金鸡独立好,稳健如盘龙.人随步法走,眼观六路人,敌动我心静,逢凶避敌攻.

   气定神自若,巧用擒拿功.敌进我后退,削敌来势凶,生死攸关事,格斗怕慌神.功夫扎实好,汗水换神功.

   一山二虎斗,勇者争先锋.山外有高艺,谦虚仁义同,平时慎出手,伤人怨恨生.学武强身体,斗殴匹夫勇.

   艺海无止境,练功须放松.路见不平事,出拳急如风,侠义心中记,江湖避吉凶.武德展民望,好胜得罪人.

   长年累月练,功到自然成.江湖路险恶,高人藏山中,中华地博广,龙虎忌相争,两虎相斗日,江湖起红尘.

   礼让和为贵,武林处处通.艺高人胆大,江湖出英雄.瀛江人杰地.甲秀郑复翁.流芳千百代,枪棍舞东风.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6: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bl马诗快 于 2012-10-17 19:18 编辑

(十一)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1)                                                               
                                                                          文/马诗快

(十六)                                             枪棍合一         日寇魂归 (3)

      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汉景帝时称甲子门,因有六十块巨柱壁立于海边,象六十位穿盔甲的战士守卫着中国南海的边防,由于甲子优越的地理位置,明朝时才在甲子设立甲子所.嫡属于全国四大卫(大连卫,天津卫,广西北海卫,广东碣石卫)之一的碣石卫.但在行政上,碣石卫归甲子所(甲子古代也称石帆都,它是古海丰县八大都城之一,也设立过甲子巡检司制,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编制.
       明朝起.日寇浪人多浪迹于东南沿海,这些倭寇相当于现在社会的地痞流氓,横行霸道,仗着有一定的武功,倭寇弯刀锋利,一般的老百姓都不是倭寇的对手.当明王朝政府派出军队出来围剿倭寇时,这些倭寇就学会了<<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跑为上的游击战术.四处逃窜,趁机伤民抢劫,奸淫妇女,烧毁房屋,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将军专门发明了一种长竹叉当武器,把竹削去支叶,剩其尖头当作武器,破倭寇弯刀的办法.训练士兵,手握长竹叉武器与倭寇作战,这样倭寇的弯刀就无法近身发挥作用了,戚继光剿灭了浙江东南沿海的倭寇,倭寇到处抱头鼠窜,入地无门,跪地求饶了.从此,东南沿海的老百姓过上了安宁幸福的生活.
        明朝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他主要在广东和福建两省抗击倭寇.在抗倭寇期间,俞大猷曾经来过甲子沿海.现在甲子镇半径区,对外号称"小梁山"."小梁山"的雅号从何开始命名呢?它与清朝末期半径区的范瑞爵师打赢擂台赛的故事有一定的关系,听老一辈介绍,范瑞爵师的功夫主要传授给当地半径区的人,外人一般都很难学到他的真传的武功,半径区人对外团结一致,从不含糊,以俞姓为多,杂姓也不少,俞姓不知与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后代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呢?据说,范瑞爵师的武功与"双刀黄"敬进的恩师成名(刘)海有一定的关系,也许是同门呢.他俩同是清末人,在清朝末期,范瑞爵师在外地打完擂台赛,回到甲子半径区后,因伤医治无效而过世了.假如他的后人能补充他生平的资料,更能为三甲人民所了解.
       甲子出武林英雄.这与甲子镇处于东南沿海的军事战略要地有很大的关系.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林人士来这里播下武术的苗种.在抗倭期间,俞大猷的士兵来自全国各地,多数是武林的高手.而明清时期的民间武术是中国古代发展的巅峰时期,抗倭胜利后,俞大猷的部分士兵就留下来,与甲子当地的妇女结婚生子,顺便也传播他们的武林绝学.这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复广东和广西后,有部分士兵留下来,与当地的妇女成家立业的故事相似吧.甲子的半径区开埠之初.也许在宋朝以前,据说半径区来了两位贤达人,因姓马,后人就称为"马公马姥",今年五.一劳动节,笔者回甲子一趟,听家族的老一辈说:半径有个"马公马姥庙",是半径人为了纪念乐善好施,济世为怀,行善积德的"马公马姥"才建立庙堂,让半径区的后人永远记得"马公马姥"的恩德.不知这个古庙现在是否存在?年代久远,被毁了吗?是否象大街和中街交汇处的"元帝庙"一样,信徒们重建它,把它恢复原貌,元帝庙是甲子英歌舞拜神出山仪式的庙宇---"武当一叶"的牌匾,注明它建于元末明初.元帝庙的左侧,原来是六,七十年代的甲子废品收购站,元帝庙收归国有后,就成了甲子的邮电所.现大街的英歌舞基地是原来的甲子理发店.2011年,甲子元高英歌舞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广东省的"十大名片"之一,甲子元高英歌舞也是甲子镇的"第一张"名片.笔者的家就在大街英歌舞基地的附近,今年."五.一劳动节",笔者回家乡甲子一趟,采访也元高区书记吴某良,说到笔者是甲子镇首两届副镇长"双刀黄"敬进的侄子.吴书记微微的一笑.握手欢迎.还赠送了四张甲子英歌舞获得汕尾泛珠江三角洲文化节,山西大同文化节金奖,陆丰市元宵节文化巡游节和广州南海神庙"波罗密"文化节甲子英歌舞参加表演的影碟.童年时,笔者还在英歌舞基地的走廊里出租过小人书,摆地摊,一分钱看三本小人书,在原东风酒楼的走廊里也做过小生意,这些都是童年的故事,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七十年代,差一点儿就有二十多天辍学了.如果不是"甲子最牛文科班主任"的甲子中学黄艺老师亲自到笔者的家中探访,多次向笔者的母亲游说:应该让小马读书,小马学习成绩好,将来一定能考上某所大学.所以笔者写这一部小说也是为了纪念在天国里安享快乐生活的父母双亲,"双刀黄"敬进和甲中的黄艺恩师,祈望他们在天国安息吧.
       甲子半径区"小梁山"的称号据说是缘于半径区的开埠人"马公马姥"乐善好施,悬壶济世,收留很多从外地逃荒到甲子的人缘故,半径区在甲子的大海边,古时芳草凄凄,海风呼呼,四野荒凉,鸡犬难闻.一片未开发的海边荒地,也是外地人首选来甲子安家立命的首选地.以俞姓为主,杂姓也多,由于范瑞爵师的武功盖世,武学不外传,区人崇尚武学,号称半径区为"小梁山".这就是它的历史传承和根源,半径区古迹"马公马姥庙",今天还安在吗?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00: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1)                                                               
                                                                          文/马诗快

(十六)                                             枪棍合一          日寇魂归 (4)

    撼山易,撼戚家军难.打战易,破俞大猷棍法难.传说中俞大猷的抗倭军队经过甲子沿海地区,那么甲子的"十八虎桩棍法"与俞大猷的棍法有关系吗?传说中福建莆田的南少林武僧被清兵追杀,沿海逃难到甲西北池村,村民甘愿冒遭诛九族的杀头风险,把少林和尚隐藏起来,避过清兵的追杀,少林和尚有感于北池村民的救命之恩,传授村民南少林棍法,后人就以北池村为名,称此棍为"北池棍"法.除了"闻名遐尔的"枪棍法",神龙见首不见尾外,甲子人在公开场合较少机会见过武师表演过"枪棍法",民间还以为是一种历史传说呢.在春节期间,甲子十八社的社头都演出各种文艺节目.城内西北就演出虎狮拳棍节目.经常就有队员表演虎桩棍.在陆丰市精武会和香港国际蔡莫派武术表演赛的视频中了解到,多数甲子的武师都表演"十八虎桩棍"中的逛花四门棍,原甲西人,现在南塘镇行医的朱师傅祖传的也是"十八虎桩棍"法,朱家拳应该是甲西武术界的代表之一."北池棍"也许与"十八虎桩棍"有一定的关系,大家的命名有点不同吧.因没有机会观看北池人表演"北池棍",所以笔者不敢乱下结论,这两种棍法是属于同一棍法吗?民间传说众说纷纭,这有待于知情者来解释了.
      陆丰市精武会副会长是甲子人林钟锦师傅,八十多岁高寿的甲子武林前辈,也是"三脚虎"师的大徒弟,号称甲子武林的"五虎将".今年回甲子探亲,笔者在甲子元高英歌舞基地拜会吴某良书记,说明来意,谈到过去发表的<<浅谈甲子功夫的根源和门派>>一文,说明"双刀黄"敬进是笔者的大姑父.他也是吴书记的甲子人民公社的最早期领导.吴书记说:假如你想采访林钟锦师傅,我打个电话通知他就可以了.一说到你大姑父的名字,林老肯定愿意接受你的采访.因这趟回甲子是办理先父的后事,八十五岁,也算高寿,很小时候,笔者就听过先父提到林钟锦的大名了,因为他俩是同龄人,应该相认识.先父十八岁起就开始贩卖水果.这是甲子先辈挑着水果过街窜巷的"担八索"养家糊口的生活方式.有时到偏远农村购进水果,长年累月,风餐露宿,风雨无阻,把脚根都跑断.先父就是一个跑断脚根的人,为了养家糊口,一个人就要养活十口人.家有七兄弟姐妹,,包括老祖母黄氏,"双刀黄"师的岳母.现在的年青人就不知道什么叫跑断脚根了?一条条青根鼓鼓的,暴露在双脚的表面,看来挺吓人的,晚上睡觉也许痛得睡不着觉吧.这就是苦难先辈的生活,养儿知父恩,父恩重如山,父亲临走前,笔者赠送了一大叠"四人头"的人民币给他,也许他平生也没有拥有过这么多人民币呢,这又有何作用呢?金钱买不回来人的宝贵生命,十八年前,笔者已经在甲子中学附近建了一栋大房,现在市场价值六十万元,赠与家人了.谨以此文纪念在天国过安乐生活的祖母和双亲.愿先人安息吧,好人一生平安,先父是甲子福寿善堂的人.1943年,甲子死了四万多人,减少了近一半的人口,白骨堆成山,就是这些福寿善堂的人到处检起路边的白骨,统一埋葬在百姓公墓里.好人终归有好报,先人在天国里依然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大吉,甲子昌盛和谐,国家强大安宁.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20: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2)                                                               
                                                                          文/马诗快

(十七)                                             枪棍争辉                舍我其谁

                 岳飞忠义报国心,武穆枪神战金兵.大闹朱仙斩寇首,风坡亭祭众英灵.

                           大猷棍起倭惊吓,武术精湛出少林.枪棍合一敌命丧,瀛江侠客出精英.

      棍如猛虎敌心惊,枪似游龙入敌境,枪棍合一鬼神泣,杀敌立功护边陲.长河落日狼烟起,战火纷飞刀光影,中华儿女多壮志,血洒边疆表忠心.战争是残酷的,挑起战争的统治者是愚蠢的,死的是平民老百姓,任何战争获得的胜利果实都无法安慰死去士兵的亡魂.当国家被异国入侵时,人民只有奋起反抗,赶走入侵者,保家卫国,为国捐躯,为了不做亡国奴,让子孙后代有个幸福的生活.死,重如泰山,轻似鸿毛.保家卫国,视死如归.

      武术在战争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只有苦练武功,才能在战场上多一分生的希望.平时多流汗水,战时就会少流一滴血.所以武术在明清冷兵器时代就达到一个巅峰的状态.枪棍在战争中是战士使用最广泛的兵器,北宋时期的杨家枪法,令辽军闻风丧胆.杨家回马枪法,成为千古武林一绝.所谓回马枪法,主要指在与敌人拼死一搏的过程中,一方虚晃一枪,假装落败,诱敌追赶,最后假败方大喝一声,回马一枪,出奇不意,利用马快枪快的手法,一枪就把敌人挑落马下..三国蜀汉关羽的拖刀法和水浒梁山林冲的林家龙回头枪,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出其不意的绝杀枪刀法.

       一代抗金名将岳飞的军队纪律严明,士兵平时训练有素.岳母在岳飞背上刻上"精忠报国"四字,时刻提醒岳飞在战场上杀敌报国.直捣金国黄龙府.岳飞枪法如神,由南宋名将周侗所传授.岳飞成了一代枪神,写"还我河山"四字,气势磅礴,遒劲有力,气壮山河,满江红,怒发冲冠凌云志,壮怀激烈,踏遍贺兰山,痛饮匈奴血,朝天阙.表达了岳飞精忠报国之志.本可以直捣金国首都,金国派使臣暗行贿秦桧,皇帝急发出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以莫斯有的名义把岳飞父子杀死于风坡亭."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不班师回朝,就有谋反之心.三国时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劳民伤财,本可以横扫魏国都城,但阿斗的一道圣旨,作为相父,也不敢抗命,古代封建王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则,就有欺君犯上谋反之罪,罪可诛连九族,满门斩首.

    一代枪神岳飞就成了冤死的孤魂,至今,秦桧夫妇还跪拜在杭州的岳飞庙里,成为千古唾骂的奸臣卖国汉奸.武穆遗书和岳飞枪法成为岳家军继续抗争的神秘武器.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0: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2)                                                               
                                                                          文/马诗快

(十七)                                             枪棍争辉           舍我其谁(2)

       十八棍僧救秦王李世民,少林僧兵消灭河南王王世充,为大唐的建国立下赫赫的战功.在明朝俞大猷抗倭期间,俞大猷的棍法令倭寇闻风丧胆,武士刀难敌大猷棍,俞大猷棍源于少林棍,可是明朝时少林寺的棍法已经失去了昔日凶猛刚劲的风采.秀气有足,霸气不够.有一次,俞大猷经过少林寺,拜见少林寺方丈,大猷的师父也学过少林棍法,但大猷在抗倭期间,把这套少林棍法进行改良完善,从与日寇武士刀的对决中,加入了一些新的招法,使这套少林棍更加威猛有杀伤力,实战性极强,招招如秋风扫落叶,夺日寇的狗命.所以战争和格斗是提高武功的最好方法.任何武术不能因循守旧.必须针对别门派的招法进行改革创新.否则,其套路招法只有俗性而没有灵性,更不具备有杀伤力.只能算是花拳绣腿了.舞台演员在表演耍花枪时,它是一种没有力度,速度和对抗性的套路表演.只有戏台的观赏性而没有战场上的杀伤性.
       有一次,一代棍神俞大猷光临少林寺,少林武僧为大猷表演了少林棍法.由于多年远离战场,少林棍法失去了它昔日的霸气和威猛.在众多武僧的要求下,大猷也为少林武僧表演了大猷棍法.只见呼呼风声,如猛虎下山,咆哮跳跃,如猛兽觅食.棍影缠身,神龙见首不见尾,棍扫千军,闻敌兵抱头鼠窜,呼天喊地;棍挑华山,力敌千钧,威风凛凛,棍打猛虎,如泰山压顶,难逃一劫.棍扫敌首,若双龙出洞,腾挪跳跃,避敌锋芒;又象猴王降世,空中摘桃,黑虎偷心.敌人难近其身,只见棍影.棍打一大片,如排山倒海.敌人丢盔弃甲.棍挡武士刀,象霸王举鼎,勇冠三军,力拔山河气盖世.棍护身体,若王者归来,凯旋而归,王师迎接,百姓欢庆.大猷表演棍法完毕,气定神闲,收发自如,少林武僧看得目瞪口呆,惊叹称奇,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才是真正的少林棍法.在少林方丈的强烈要求下,大猷答应把此棍法传授给少林武僧,棍法源于少林寺,经过大猷改进后的大猷棍法又重新回归少林寺.现在少林棍法是俞大猷的棍法流传下来的.
        兵者,国之利器,不可苟同.枪棍者,兵家首选之利器,杀敌于无形之中,救国与战场之上,假如有武术家把岳飞枪法和俞大猷棍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神鬼皆惊,敌兵丧胆.此乃无招胜有招,无法胜有法,道法自然,顺水推舟,时而用枪挑敌喉咙,时而用棍扫敌兵阵.倭寇锋利的武士刀完全失灵了,这叫一物降一物,中华枪棍法决杀东瀛武士刀.在古代战场上,三国时期的常山赵子龙左手握青虹剑,右手持枪,杀入百万曹军中,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现代的武术家也同样可以两手使用两种不同的兵器,右手持枪,左手握鞭,或者左手拿刀,右手拿软鞭等.左手握盾,右手拿刀表演时运用自如,大脑主管不同的兵器,一心两用,通过长期的训练,这种各使用两种不同兵器的武功是可以学会的.四川峨眉派武林人士就以兵器和暗器怪异,手中使用两种不同的兵器而闻名于天下.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6: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2)                                                               
                                                                          文/马诗快

(十七)                                             枪棍争辉                舍我其谁(3)

       根据<<甲子风情录>>记载:公元1568年,明隆庆二年,倭寇入侵甲子,千户马寿麻痹轻敌,城被攻陷,甲子和龙溪都一带受害惨重。马寿因失职罪下狱,死于狱中。
      抗倭名将俞大猷在广东和福建沿海抗击倭寇,俞大猷经过甲子所沿海,"虎桩棍"法与俞大猷传授的大猷棍法有关系吗? 戚继光在江浙沿海一带抗击倭寇,曾经教会士兵戚家拳.现在江浙沿海一带都有不少民间武师表演这种近身搏斗的技击法.用戚家棍法挑战倭寇武士刀.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播出这种近身搏打的戚家拳.所以俞大猷把大猷棍法传给士兵,抗倭寇胜利后,士兵与甲子所的妇女结婚生子,把虎桩棍法流传下来.这是有可能的情况.
         甲子渔民,出海捕鱼,为了防止海盗的袭击,都有在休鱼期间到武馆习武的传统习惯,尚武精神,民俗淳朴,民风彪悍.自从南宋末期,甲子渔民在甲子的待渡山保护宋帝昺逃避元兵的追杀,揭竿而起.和陆秀夫宰相率领的宋兵与元兵在珠江口的伶仃洋展开海战,因寡不敌众等原因,最后战死沙场."伶仃洋里叹伶仃......一代抗元名将文天祥也在珠江口的伶仃洋与元兵展开血战,天不助宋朝,天命难违,宋朝气数已定,天祥回力也无望了.但文天祥丞相率领宋兵以广东潮阳海门为基地,孤军奋战,可歌可泣,气壮山河,最后在海丰县某地被捕,在降将多次的劝降下,文天祥大义凛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此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可悲可泣,后来文天祥被元兵的囚车押送往元朝大都处死.<<甲子英雄传>>就以甲子人郑复翁护宋帝昺,率领甲子人民揭竿而起的历史背景为创作素材,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采用倒序的写法,先介绍甲子人是从中原移民过来的各种原因.甲子是海防的军事重地和抗击倭寇等原因,甲子人历史的传承就有尚武和保家卫国的精神.也是广东省东南沿海武术门派聚集地之一,人杰地灵,清末民初的成名海因在汕头荣获擂台赛比武的冠军,在潮汕地区传授甲子的民间武功.现在潮汕一带有不少成名(刘)海的门徒.抗战时期,甲子城内西北区的"三脚虎"刘仕忠师和中街"双刀黄"敬进这两位甲子的武林高手都参加了广东东江纵队游击队.在抗日战场上血刃日寇,为甲子人民报仇雪恨.成为甲子人民的抗日民族英雄.1951年11月,甲子镇解放后."三脚虎"师走上向民间传播甲子功夫的道路,自创"蔡莫派"武功,在海陆丰和惠州一带传播甲子的功夫,其子刘远成师在香港创办武馆,香港早期多数武打明星就在他的武馆里习武,有些门徒就成为今后银幕上的第一代武打明星,他的门徒也曾经在国际武术比赛中荣获亚军.甲子成了广东珠江三角洲的顺德(李小龙的祖籍,其父李海泉的出生地)和佛山南海(一代宗师无影脚黄飞鸿的故乡)以外,第二个民间武术的传播基地.
            "双刀黄"敬进是笔者的亲大姑父,解放初期就担任过甲子人民公社首两届副镇长.主管渔业,在文革期间被误划入"右"派,在韶关的乐昌县蹲"牛棚".小平上台后.平反了一批老干部.1978年,"双刀黄"回甲子,在甲子人民公园内的广东东江纵队老干部联谊会办公室过离休干部的生活.1996年,"双刀黄"师派门徒参加在甲子镇举办的"国际武术交流大会".1920年,"双刀黄"师出生于甲子镇中街.1998年,"双刀黄"才到马克思的"红色世界"里报到.笔者当年在深圳经商,极少回故乡甲子,有一次,笔者回甲子探望大姑父"双刀黄".他高兴地说:"假如你在甲子,就派你上台代表我表演双刀.....",听甲子的老一辈人说,一个会轻功的人与"双刀黄"比试武功,最后就败在"双刀黄"的双刀下.民间传说,可信也可不信,象民间传说半径区范瑞爵师打完擂台赛后,靠双脚踩瓦片渡海逃回甲子.我们可以理解为瑞爵师的武功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脚踏瓦片渡海是有点夸大的说法.靠木板冲浪却有此功夫.古人学真功夫,下过苦功.今人忙于生活,千方百计地赚钱养家糊口,即使有名师指导,也只能学到师傅的一点皮毛的功夫.武术并不神秘.象民间功夫"铁砂掌"是可以自学成功的,用手拍打几十万次的"千层纸"垫,谁有恒心坚持苦练此功夫呢?

            习武,讲武德,贵在坚持,风雨无阻,有志者,事竞成.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23: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2)                                                               
                                                                          文/马诗快

(十七)                                             枪棍争辉          舍我其谁 (4)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当,峨眉和崆峒派为中华武术的四大门派.少林寺自北魏印度高僧达摩和尚一叶渡江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传道以来,达摩面壁九年,悟道终成正果.少林和尚长期念经打坐,对身体伤害很大,和尚就以练功来舒筋活络,模仿动物的格斗动作创立各种武功套路.学好武功,也为了防止盗匪和地痞流氓的抢劫,看家护院,一举两得.自从少林武僧救秦王李世民后,获得唐太宗李世民的恩赐.少林僧兵就成了朝廷预备域的民兵组织了.
       王朝更迭,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河南嵩山少林寺多次毁于战火,现在宏伟的少林寺庙多数是信徒门捐款重建的.尤其是清朝初期的火烧少林寺,传说中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参加反清复明的地下组织天地会,会员有时以少林寺为藏身之地,与清廷抗衡,清康熙帝一怒之下,就下令火烧少林寺,少林五位和尚逃出寺庙.后称少林五祖,五祖逃到福建莆田地区,重建了福建南少林寺.原来的福建南少林寺在清朝初期就被烧毁了.现在的福建南少林寺是重建的寺庙.历史上真的有南少林寺存在吗?为何清朝的典籍中一点都不介绍.难道是民间的传说?有关福建南少林寺的史料,民间也几乎不留踪迹.难道一场大火就把福建南少林寺烧得干干净净?南少林寺成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吗?天地会的总舵主陈介南就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影视片中<<火少红莲寺>>的故事,就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的<<走遍中国>>专栏节目还专门派出工作组到福建考察南少寺被烧毁的真象.媒体人与考古学家一起,在莆田地区的地下挖出不少古寺庙的遗址,也有和尚练武功的石锁,箭头,磨药等器具,在莆田挖出一个大型的寺庙,也有很多和尚练功的工具,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福建南少林寺?清朝康熙初期,距今才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按照道理,民间应该保存过一些有关南少林寺的资料.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凡是"牛鬼蛇神"等封建迷信的东西,不烧掉就惹上官司,当事者被关进监狱,所以甲子的<<马姓族谱>>就在文革中丢失了,也许是族人偷偷地把它烧掉了.现在的<<马姓族谱>>是根据先祖墓碑上刻的文字重新谱写的.准确性方面当然比原族谱就差多了.在清朝那个封建王朝的年代,如果民间不上缴朝廷规定反清复明的有关资料,可能就会诛连九族,甘心情愿地冒杀头诛九族之罪,谁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在福建历史档案馆中也很难找到有关南少林寺的资料,从此南少林在时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从民间还是找到有关南少林寺存在的武功秘诀,也许当初最大的寺庙不是以南少林的牌匾命名吧.从官方资料官中得知,有几处有此类大型寺庙的名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好象明朝郑和(原名马三保,云南人,阿拉伯人后遗)七次下西洋,他最远到达非洲,开拓了明王朝对世界航海文明的贡献,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还早了几百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对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郑和七次下西洋,后来所有有关下西洋的航海资料都被朱棣皇帝下令烧毁了,也许是朱棣为了寻找被他赶跑的前朝皇帝吧.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0 2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3)                                                               
                                                                          文/马诗快
(十八)                                                  刀棍拆招                拳法释疑

                 双刀飞舞杀日寇,甲子英雄志气豪.虎棍横挑敌阵地,拆招勇斗破敌刀   

                 铁拳凶猛擒拿手,倒坐莲花出怪招.海纳百川胸广阔,擂台比武起飞脚           

     瀛江大潮起,甲子英雄出,抗倭名将在,双刀如猛虎,倭寇扰我境,抢劫奸淫妇,大猷抗倭寇,棍起敌被俘.甲子所民众,崇尚勤练武.
       民风真彪悍,爱家护国土.六十壁石立,南海缀明珠,擎天响霹雳,巨石映榕树.甲秀书院觅,孔庙圣贤书.木棉花绽放,海边闻战鼓.
       待渡山前望,帝业盼光复,帝昺天涯路,身旁陆秀夫,肚饿知香味,鱼丸救君主,进食亭浩气,忠义流千古.元兵铁蹄急.亡命天涯路.
        翁揭竿起,血洒抛头颅.瀛江水寒澈,壮士终托孤,一去不复返,忠魂念故土.甲子英雄传,赞歌颂故土,千秋功业在,青山埋忠骨.

       抗击倭寇入侵东南沿海,明王朝在甲子设立甲子所,并在深圳大鹏湾畔的大鹏城设立大鹏所,深圳的别称鹏城因大鹏所而得名,甲子所与大鹏所具有同样的军事战略位置.军事重地,英雄豪杰云涌聚.刀光剑影风云起,血溅沙滩杀倭寇,英雄泪,浩气长存荐轩辕,保家卫国,剑出鞘,待渡山前祭忠魂,流芳百世后人仰,瀛江潮,澎湃翻腾,国人醒.
       俞大猷在广东和福建沿海抗击倭寇期间,福建南少林寺的武僧团也加入俞大猷军队,一起抗击倭寇.少林棍挑战东洋刀,棍起处,倭寇脑浆迸裂,血肉模糊,血流遍地.在民间的不少典籍中都有记载,南少林和尚月空大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率领南少林武僧团众弟子,持棍伫立,禅武合一,心静如水,匪首持弯刀砍来,月空大叫一声,身体腾空而起,一棍象泰山压顶一样,倭寇还在犹豫不决之时,月空大师一棍就让日寇下地狱了.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期,少林武僧挺身而出,放弃门户之武功不外传的寺规,训练士兵,把武功传授给少林俗家弟子.超度众生,保家护国.也许甲子的"十八虎桩棍"法与南少林武僧在抗击倭寇战争中传授给士兵,最后流入民间有一定的关系.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00: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3)                                                               
                                                                          文/马诗快
(十八)                                               刀棍拆招          拳法释怀疑 (2)

        据"双刀黄"的儿子说:双刀法源于陆丰的双坑村,再从源头上追根溯源,谁也说不清楚了,"双刀黄"敬进在世时,笔者出门在外经商,极少回故乡甲子,这一晃二十八年就过去了,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当年就应该询问这些武术的真正源头.1978年,"双刀黄"刚好平反回甲子,蹲了几年"牛棚".沉默寡言,耳朵有点聋,笔者没有询问他,他当然也不会主动讲解这些功夫的来源."大门搏"师从成名海师,其它的武功,师从何处?就不大清楚了
     甲子的民间武功失传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这些八十五岁以上的老拳师,多数人都到另一个世界了.多数武师的儿子都不愿意继承父亲的武功,因为习武太辛苦.即使儿子愿意学武功,也仅仅是学一点防身的搏击法.有些武功都被武师带进黄土了.中年人无法继承先辈的武学,年青人就更加没有机会学习前辈的武学了.有些热血又痴迷于习武的年青人就更加没有机会学到前辈的高深武学,出钱到武馆能学到真功夫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童年时,胞弟被强邻打得头破血流,仇人两兄弟还追上门打人,吓得先父把大门关闭了,笔者从此发誓学好武功,报仇雪恨.本来想跟甲子城内郑姓的亲戚学武,大姐是他的大儿媳,应该算有亲戚关系吧,每年甲子有人中暑,他用独门的医术医好很多甲子人,算甲子著名的医生了.他身材不高,自我介绍好棍法,平时在光明路的商业总公司看管仓库里的物资,童年时,笔者经常拜访郑某水师,他值班仓库的地址就在甲子旧车站上第一旅社侧对面.他的办公室很狭窄,墻上挂着一条长木棍.但笔者从来就没有机会看他表演过棍术.他也走了好几年了,武功仅传授给他的几个儿子,但他的儿子仅学了一点皮毛吧,"三脚虎"师在城内十字街上约一百米.他经营木炭的小店距离郑某水师的郑姓大祖屋有十多米远.七十年代的甲子人,平时没有什么娱乐节目,每家都有一套功夫茶具,潮汕一带热情待客的风俗习惯,烧木炭煮功夫茶,邀请三五知己,煮茶论天下,其乐融融.1976年,"三脚虎"师才到另一个世界里报到.六十年代出生的甲子人,经过他城内的小门店,应该认得他.因为他的左臂少了半节,传说中,因他奋不顾身地救战友,左手臂才被炸药炸断的.
       小舅子都无机会跟郑某水师学到武功,其他没有亲戚关系的人想拜师学武艺,更是难上加难了.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见当时的民间武功是不会随意传授给家族外面的人,传授给儿子而不传授给女儿,门户观念根生蒂固啊.也许别人工作忙,又不是退休干部,没有闲情雅致传授民间神秘的武功呢.郑某授水师也走了好几年了.愿他在天国继续行医,好人走好.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4: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bl马诗快 于 2012-10-21 17:26 编辑

                                                 心    声  (2)
                                                   文/马诗快
嘉思 发表于 2012-10-21 00:44
楼主写此文很辛苦,先向你致敬!说句心里话,我看得真辛苦。

      你看得真辛苦,请君今后就不要看笔者的拙文了.好吗?没有人强迫你看的,说出这样口气的大话,有些人会在背好偷着笑你的,这些是免费的拙文,这是写给有缘人看的拙文.
        写此文的目的,在文章的开头中已经说得很清楚,这是为了纪念先人的恩德才写此拙文.
        甲子的文学高人才多了,深圳某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九索点评:高中生文学水平的人写小说----自得其乐.
        有些人总喜欢对别人的东西评头论足,到头来,无论在经济,阅历,拳头等综合实力方面都比不上对方.
         为什么人就不用一种谦卑的心态对待任何一个平民老百姓呢?包括街上流浪的乞丐在内.这是人的修养问题.居高临下地点评别人的拙文,就把自己放在社会成功人士的地位上,看不起社会上的任何人,孤芳自赏,有点自大狂,对社会上看不顺眼的一切东西就破口大骂.好象别人祖宗三代都欠你什么似的,活得象个"愤青".现代社会,腰包鼓,拳头硬,才能行走江湖.有实力,底气足,就不需要与四周围的人相攀比,有了自由,人才活得够潇洒.并不需要看官员的脸色办事,也不需要干"擦皮鞋"有损人格自尊的事.人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人是为了自尊才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除了父母有养育之恩外,别人是没有权利说些热嘲冷讽的怪话.你购买了四套房了吗?上次以这句话作为例证,就引来了不少网友的不快和痛批,却道出了现今社会的一个客观事实---人穷会被四周围的人看不起,趁着年青,这辈子好好努力吧,玩文字游戏是虚拟的,不能当作饭吃,这世界想成为莫言的文学大家太稀少了,对吗?你在甲子赠与大房给亲人了吗?假如已经赠房了,请你继续用这种自大狂的心态点评别人的文章.
         一日三思,平等待人,用镜子时常照一下自己,一个人有勇气狂妄自大地批评别人,个人的综合实力却远远比不上别人,就应该对着自家的墻好好地大哭一场,不该随意乱批评别人啊......哭吧,哭吧,不在痛哭中猛醒,就永远无法抬头做人,改过自新.一个人行走江湖,不管高官富贵,都必须平等地对待任何一个人,对吗?这是做人的行为规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虚拟的网络世界背后,也许是个综合实力都比你强的人.谦虚为好,得罪人的话少说更好,也许这一辈子都无法超越只有高中生文学水平的人.
        谢谢你体谅写作的辛苦.....
         最近作者写作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笔者是在一种有点头痛和寄托哀思的状态下写这些拙文的.当某人的双亲到另一个世界享乐时,你才会明白"子欲养,亲不在"的痛苦感觉."

          你的年龄还比笔者年青吗?
          再次谢谢文学高人的指点......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20: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3)                                                               
                                                                          文/马诗快
(十八)                                             刀棍拆招         拳法释疑 (3)

       韩信受跨下之辱,才发奋攻读兵书,胞弟被大姓家族的邻居打得头破血流,笔者才发誓要报仇雪恨.也考虑到将来也许会到社会上闯荡江湖,经过父母亲的同意,有一天,笔者就跟家族的叔叔马某锐说起学武拜师之事,他跟笔者说:"你不需要找我,你的大姑父黄敬进是甲子中街,东宫.帆铺一带的南派武林代表,找他学武一定没有选错."马叔叔的身体长得很结实,肌肉发达,也许学过"三脚虎"师一派的武功,后来,他的大儿子也在某派出所担任所长,儿子师成父亲的武功.从身材和眼神的杀气可以判断出一个人是否是学武之人,一般武功高强的人,平时不会天天吹嘘他武功高强,也不会找别人比试武功.哪些经常吹嘘学过武功的人,喜欢动手与不会武功的人比试,经常会伤到别人,引起别人的怨恨,这一类属于缺乏武德的人.有武德者不会恃强凌弱,以武德威望主持邻里的各中生活纠纷,赢得邻里的尊敬.
        有一天,笔者委托先父请大姑妈到大街的家,大姑妈马某爱今年九十多岁了,她是"双刀黄"敬进的遗孀,还健在,如果不是去年不小心摔了一跤,她还经常跑到大街探望她的亲弟弟.先父曾经说过:大姑父是成名(刘)海师的徒弟,大姑父从来就没有说过他的师父,但"大门搏"的"倒坐莲花摘阴部"和"拖脚搏脚"的功夫,在甲子镇几乎家喻户晓,而且传说中还神乎其神,汕头擂台赛比武,以此两绝招荣获武术比赛的冠军.这跟范瑞爵脚踏瓦片渡海的传奇故事几乎相同,老一辈说:他俩也许是同门师兄弟.同是清末人.现在老一辈的甲子武林贤达多数都走了,想了解甲子武林老一辈贤达的真实故事,只能采访甲子武林精武会的会长林钟锦师傅了.上次元高区英歌舞的吴某良书记建议笔者去采访林会长,很可惜,这次回甲子是办理先父的后事,并没有心情采访林会长.
         先父与林会长是同龄人,童年时就听先父说到林会长的大名了.上一辈人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无法把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只能通过口传言授,所以孙子一辈都无法了解爷爷的英雄故事.儿子一辈,如果没有继承父亲的武功,对这些武林的轶事也不太清楚,在甲子的网友,欢迎大家有机会时补充甲子上一辈成名武林人物的轶事.笔者以小说的载体讲故事,肯定不少内容与历史事实不符,这不是纪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写作的目的,主要是表达对甲子武林贤达的尊敬和对祖母和双亲的感恩之情吧.
          有一次,大姑妈来到笔者的家,童年时,祖母还健在,黄某英看到大女儿光临,心里特别地高兴.双亲把笔者想学武的事请大姑妈转告给大姑父.第一次,大姑父看到笔者,过去从来就未见过他,1978年,因为他刚从错划成"右"派中平反过起,他过去曾经担任过甲子首两届的人民公社副镇长,1951年11月,广东大南山游击队解放了甲子镇.大姑父看到一个虎头虎脑的小侄儿站在他的面前,这是个从小就长得大力气,被别人欺负时就敢与人打架的不听话的小家伙.事实也果真如此,在七兄弟姐妹中,这个是最不好管教的倔强小孩,性格与先父老实守本份的个性完全相反,这是一个练武的"好材料".双刀黄"敬进就爽快地答应下来了.当晚,笔者高兴得睡不着觉了,因为事先向郑师傅学武的事,人家工作忙,并没有答应下来,虽然是亲戚,亲大姐是他的儿媳妇,笔者表示理解,并无怨恨.
         童年时,笔者就开始经历过练扎马习武的漫漫过程,酸甜苦辣,悲喜交欢,刚开始二十多天苦练扎马基本功,双脚痛得都不会走路了,一回想胞弟被仇人打得头破血流的耻辱情景,什么苦累都忍受过来了.....
       习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习武不扎马,头重脚轻唯有被挨打,万丈高楼平地起,马步不扎实的人,想一脚踢打对手,别人轻轻的一碰到他的脚,自己先摔个"狗吃屎"了.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00: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3)                                                               
                                                                          文/马诗快
(十八)                                             刀棍拆招         拳法释疑 (4)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个几年都不坚持习武的人,假如他吹嘘自己是个武功高强的人,很可能属于虚假宣传,一个苦练了几十年武功的人,基本套路是不会忘记的,如果三年以上从不习练武功的人,也许有一小部分套路忘记了.一个年过七十的老拳师,一般身体各功能自然会退化了,力气当然会减少了.但老拳师一般会采用借力发力的技巧,就象太极拳师用巧力令对方跌倒一样,局外人误以为太极拳仅适用于老人锻炼身体,舒筋活络.太极拳泰斗张三丰,自创太极拳,协助朱元章行军打仗,击败多路武林高手,消灭元兵,最后朱元章建立了大明王朝,从此才在湖北武当山大兴土木,兴建皇家神庙武当山,成为道家的著名道场,功勋得益于张三丰.张三丰从水滴石穿,以柔克刚中悟出太极拳的奥妙道理.一个皮球,假如你把它放在水缸上,你用大力击打它,水还是那样的水,皮球跳动了几下.假如你击皮球的力量越大,那么溅出的水花就越多.李小龙同样用一杯水来形容截拳道的哲学原理.假如你把一杯水倒进水杯里,它依然是一杯水.假如你把它倒在地下,水自然地溜走得无影无踪了."以无道胜有道,以无形胜有形."这就是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哲学原理.
       当双方在格斗时,以击倒对方为目的.并没有规定需要师傅教会的那几招才能击倒对方.在武术散打比赛中,双方都被要求带上手套,还规定哪些部位不能击打,这完全无法真正体现中国功夫的特点,截腿法,摔跤法和擒拿法其实是中国功夫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戴上手套的散打只能算是西洋拳击比赛了.真正的武术散打格斗比赛,只能在中国古代的擂台比武中才能完全体现出来.签定契约,双方生死各安天命.假如格斗是发生在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的搏斗,并没有君子和小人之分.任何能战胜对方的暗器或阴招和怪招都允许在战场上使用.民间所说的所谓切磋武功,一般都难以成立,只有功夫大师才能做到切磋武艺,点到为止,因为两位功夫高手在比试武功时,速度是很快的,基本上双方都无法控制力量和速度.不全力打倒对方,有些绝招又不能使用出来,怎能证明哪一方为优胜方呢?以文会友能做到,文有第一,武没有第二,以武会友是一厢情愿的事.纸上谈兵和以擂台比武定胜负能成立,切磋武功是客套话,很难真正做到的.
        甲子功夫以几招定胜败.不雅观,更没有花拳绣腿之表演艺术性,在武侠小说中介绍的"昆仑十八剑","初唐瓦岗寨陈咬金的"天罡十八斧"的头三斧,一般无人能敌,第四斧起就是虎头蛇尾了.杨氏太极三十六式,简化太极也有十八式的,从一个侧面可以了解到这些民间功夫以实战为主,也以简练为重点,甲子的双大刀法,一样可以转化成双鞭打法,招法一样,道理相通.也可以相通咏春拳的双短刀打法和双铁尺和双铁叉打法.1996年,"双刀黄"敬进委托他的大徒弟,下街的马某洪师(今年八十岁)教下街春节表演队一些简易双刀法,春节期间作为甲子十八社东宫,下街和帆铺一带社区的春节联欢节目.其实,双大刀法的四面简易法可以转化为八面打法,八面打法又可以转化为十六面打法.能转化为三十六面打法的人,只见刀光不见人影了,滴水不露,一定是个平时注重练气的人.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4: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功的动因
                                           文/马诗快   
jay135 发表于 2012-10-22 01:31
常言道,练功夫是强身健体,我怎么看着,马先生是为了复仇,而且指出的甲子的功夫都是练了是为了去表明自已 ...

        在你童年的时候,假如你的亲兄弟姐妹被大姓的家族打得头破血流,你老实守本分的父亲看儿子被人打,仇人两兄弟还追上门来,你父亲怕得还关上大门,你的感受如何?这事发生在七十年代初的甲子大街,不是笔者杜撰出来的故事,这就是人生的最大耻辱.
     七十年代初,你几岁?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没有感觉到什么是耻辱的?
     有空时也请你写一下你的感受?你不想通过习武复仇?或者让这一幕奇耻大辱永远埋藏在你的心理,让这耻辱的印符永远陪伴你的终生.
     打人的恶邻者一家已经得到上天的谴责了,儿女一死一疯一吃"白粉",再无种传宗接代,文中已经介绍过了.不需要笔者复仇.
     练功是为了强身壮体,没有错.
     文中写的复仇本意是练功那么辛苦.很多没有感受到耻辱的人,几十年来,多数人都无法坚持练功.这里从一个侧面说明,从小受过耻辱的经历,复仇是坚持练功的最大动力.

      习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打架.离开七十年代初那样的社会背景,现在的年青人是无法感受到父辈想多生几个儿子也是为了防止不受大姓家族人的欺负.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4)                                                               
                                                                          文/马诗快
(十九)                                                  刀剑出鞘                龙争虎斗

                刀光剑影闯龙潭,虎斗龙争见寒光,待渡山前寻旧梦,伶仃洋里跑声响.

                          拳打恶霸雪仇恨,棍扫强匪震四方.甲秀楼前盼待渡,进食亭里祈福安.

    少年被欺负,习武想强身.耻辱难忘却,复仇自然生.冤冤相报应,魔影藏心中,汗水流如注,刻苦练武功.

    岁月如流水,功夫日暂深, 仇人遭天谴,罪有应得人.放弃复仇梦,从此人轻松. 人生坎坷路,风光在顶峰.

     人生苦短暂,去日逝匆匆,平等待万物.谦卑心从容.以和为贵好,结恨少友朋.风雨过后日,天边现彩虹.

        某网友说:"常言道,练功夫是强身健体,我怎么看着,马先生是为了复仇,而且指出的甲子的功夫都是练了是为了去表明自已 ...."
           练功的动因.在你童年的时候,假如你的亲兄弟姐妹被大姓的家族打得头破血流,你老实守本分的父亲看儿子被人打,仇人两兄弟还追上门来,你父亲怕得还关上大门,你的感受如何?这事发生在七十年代初的甲子大街,不是笔者杜撰出来的故事,这就是人生的最大耻辱.
     七十年代初,你几岁?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没有感觉到什么是耻辱的?
     有空时也请你写一下你的感受?你不想通过习武复仇?或者让这一幕奇耻大辱永远埋藏在你的心理,让这耻辱的印符永远陪伴你的终生.
     打人的恶邻者一家已经得到上天的谴责了,儿女一死一疯一吃"白粉",再无种传宗接代,文中已经介绍过了.不需要笔者复仇.
     练功是为了强身壮体,没有错.
     文中写的复仇本意是练功那么辛苦.很多没有感受到耻辱的人,几十年来,多数人都无法坚持练功.这里从一个侧面说明,从小受过耻辱的经历,复仇是坚持练功的最大动力.
        习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打架.离开七十年代初那样的社会背景,现在的年青人是无法感受到父辈想多生几个儿子也是为了防止不受大姓家族人的欺负.

     甲子棍法浅释:"十八虎桩棍"的破招,棍有两种握法.双头棍以双手握棍中间为主,以棍棒对棍棒的格斗法为例,双手紧握棍棒中间的优点:当对方以泰山压顶之势打我方时,我方朝来棍的方向从棍的侧面由左方向里压,就可以化解来棍的力度,如果我方用棍阻挡来棍,右手握棍把对方来棍从里向外横挡,顺势双手握棍一头.我方把棍从下向上斜扫,呼呼风响,力敌万钧.平时训练时就能感觉到有秋风扫落叶的威力.这种双头棍的打法,是虎桩棍中威力最大的招式,从下向上,威力无比,令对方防不胜防.虎桩棍以双手握棍尾为主,在中间演练的过程中,也有双手握棍中间的手法,用棍拦截对方来棍或用棍向下压住对方的来棍,用棍双手侧竖立棍,竖挡住对方的来棍,这些都是用双手握住棍中间的手法..虎桩棍法在多数情况下,以双手握住棍的下半节为主,从下向上划半弧,主要专打对方的手腕,打得对方手痛难忍,对方就会放弃棍棒.或着顺着对方来棍左右顺滑,专门打对方的手腕,令对方手痛就放弃棍棒了.虎桩棍法与拳法一样,也有拦截来棍的招法,棍就是人体两手臂的顺势沿长,在枪棍法中,我方向左边移动半步,双手下半节拦截对方的来棍,棍的另一头顺势打击对方.在拦截对方来棍的同时并顺势打击对方,这是棍棒的截棍法.

(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