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17 16: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bl马诗快 于 2012-10-17 19:18 编辑
(十一) 中篇小说[甲子英雄传] 第一章 生命起源 远古传说 (11)
文/马诗快
(十六) 枪棍合一 日寇魂归 (3)
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汉景帝时称甲子门,因有六十块巨柱壁立于海边,象六十位穿盔甲的战士守卫着中国南海的边防,由于甲子优越的地理位置,明朝时才在甲子设立甲子所.嫡属于全国四大卫(大连卫,天津卫,广西北海卫,广东碣石卫)之一的碣石卫.但在行政上,碣石卫归甲子所(甲子古代也称石帆都,它是古海丰县八大都城之一,也设立过甲子巡检司制,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编制.
明朝起.日寇浪人多浪迹于东南沿海,这些倭寇相当于现在社会的地痞流氓,横行霸道,仗着有一定的武功,倭寇弯刀锋利,一般的老百姓都不是倭寇的对手.当明王朝政府派出军队出来围剿倭寇时,这些倭寇就学会了<<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跑为上的游击战术.四处逃窜,趁机伤民抢劫,奸淫妇女,烧毁房屋,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将军专门发明了一种长竹叉当武器,把竹削去支叶,剩其尖头当作武器,破倭寇弯刀的办法.训练士兵,手握长竹叉武器与倭寇作战,这样倭寇的弯刀就无法近身发挥作用了,戚继光剿灭了浙江东南沿海的倭寇,倭寇到处抱头鼠窜,入地无门,跪地求饶了.从此,东南沿海的老百姓过上了安宁幸福的生活.
明朝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他主要在广东和福建两省抗击倭寇.在抗倭寇期间,俞大猷曾经来过甲子沿海.现在甲子镇半径区,对外号称"小梁山"."小梁山"的雅号从何开始命名呢?它与清朝末期半径区的范瑞爵师打赢擂台赛的故事有一定的关系,听老一辈介绍,范瑞爵师的功夫主要传授给当地半径区的人,外人一般都很难学到他的真传的武功,半径区人对外团结一致,从不含糊,以俞姓为多,杂姓也不少,俞姓不知与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后代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呢?据说,范瑞爵师的武功与"双刀黄"敬进的恩师成名(刘)海有一定的关系,也许是同门呢.他俩同是清末人,在清朝末期,范瑞爵师在外地打完擂台赛,回到甲子半径区后,因伤医治无效而过世了.假如他的后人能补充他生平的资料,更能为三甲人民所了解.
甲子出武林英雄.这与甲子镇处于东南沿海的军事战略要地有很大的关系.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林人士来这里播下武术的苗种.在抗倭期间,俞大猷的士兵来自全国各地,多数是武林的高手.而明清时期的民间武术是中国古代发展的巅峰时期,抗倭胜利后,俞大猷的部分士兵就留下来,与甲子当地的妇女结婚生子,顺便也传播他们的武林绝学.这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复广东和广西后,有部分士兵留下来,与当地的妇女成家立业的故事相似吧.甲子的半径区开埠之初.也许在宋朝以前,据说半径区来了两位贤达人,因姓马,后人就称为"马公马姥",今年五.一劳动节,笔者回甲子一趟,听家族的老一辈说:半径有个"马公马姥庙",是半径人为了纪念乐善好施,济世为怀,行善积德的"马公马姥"才建立庙堂,让半径区的后人永远记得"马公马姥"的恩德.不知这个古庙现在是否存在?年代久远,被毁了吗?是否象大街和中街交汇处的"元帝庙"一样,信徒们重建它,把它恢复原貌,元帝庙是甲子英歌舞拜神出山仪式的庙宇---"武当一叶"的牌匾,注明它建于元末明初.元帝庙的左侧,原来是六,七十年代的甲子废品收购站,元帝庙收归国有后,就成了甲子的邮电所.现大街的英歌舞基地是原来的甲子理发店.2011年,甲子元高英歌舞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广东省的"十大名片"之一,甲子元高英歌舞也是甲子镇的"第一张"名片.笔者的家就在大街英歌舞基地的附近,今年."五.一劳动节",笔者回家乡甲子一趟,采访也元高区书记吴某良,说到笔者是甲子镇首两届副镇长"双刀黄"敬进的侄子.吴书记微微的一笑.握手欢迎.还赠送了四张甲子英歌舞获得汕尾泛珠江三角洲文化节,山西大同文化节金奖,陆丰市元宵节文化巡游节和广州南海神庙"波罗密"文化节甲子英歌舞参加表演的影碟.童年时,笔者还在英歌舞基地的走廊里出租过小人书,摆地摊,一分钱看三本小人书,在原东风酒楼的走廊里也做过小生意,这些都是童年的故事,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七十年代,差一点儿就有二十多天辍学了.如果不是"甲子最牛文科班主任"的甲子中学黄艺老师亲自到笔者的家中探访,多次向笔者的母亲游说:应该让小马读书,小马学习成绩好,将来一定能考上某所大学.所以笔者写这一部小说也是为了纪念在天国里安享快乐生活的父母双亲,"双刀黄"敬进和甲中的黄艺恩师,祈望他们在天国安息吧.
甲子半径区"小梁山"的称号据说是缘于半径区的开埠人"马公马姥"乐善好施,悬壶济世,收留很多从外地逃荒到甲子的人缘故,半径区在甲子的大海边,古时芳草凄凄,海风呼呼,四野荒凉,鸡犬难闻.一片未开发的海边荒地,也是外地人首选来甲子安家立命的首选地.以俞姓为主,杂姓也多,由于范瑞爵师的武功盖世,武学不外传,区人崇尚武学,号称半径区为"小梁山".这就是它的历史传承和根源,半径区古迹"马公马姥庙",今天还安在吗?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