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尚柳 于 2012-5-17 11:44 编辑
汕尾草药王扬名深圳特区 梁水良 文/图
近日,陆丰河西镇的蔡女士千里迢迢赶赴深圳光明新区,将一面绣有“妙手回春”字样的锦旗亲手交给了青草药店林运清大夫手上,表达自己的谢意。在特区行医30年的岁月中,林运清碰到这样的场景早已司空见惯。其中甚至还有不少是国外病患者专程送来的。 传统的感恩方式在印证祖国传统青草药独特功效的同时,也让林运清这位来自陆丰大安的“草药王”在特区广为人知。
跻身国际疑难杂症论坛
如果将人生比喻成河流之水,那么,个人的前途命运有时充满不可预测。三十多年前,林运清举家来到改革开放伊始的深圳特区时,她的人生便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当时她所生活的深圳光明区还只是一片荒山野岭,杂树丛生。初来咋到,人生地不熟。为了养家糊口,她和家人靠编织箩筐等手工艺品出售维持生计。 有一次,林运清得知邻居患有疑难杂症病,看遍省内外的大医院都治不好,手握祖传青草药秘方且热心肠的她,自告奋勇,从附近山上采摘回草药让患者服用,经过半个月的施药调理,病者恢复了健康。就这样,靠着口头传播,周围的群众都知道这里住着一位专治疑难杂症的民间青草药高手。 随着登门求医问药者的增多,林运清干脆开起了青草药店。 林运清的习医经过颇为偶然。据她自己交代,在她八九岁时,家人收留了一位客家口音的“流民婆”,这位老婆婆擅长青草药,善治疑难杂症,乖巧聪明的小林运清很讨她喜欢,认其为义女,授予医术,并经常带着小林运清上山采药。 真正让林运清扬名的是她在省城医院的一次特殊经历。某军区首长母亲病重住院,一连十多天大便不通,医院多番用药却收效甚微,病情越来越严重。与首长夫人沾亲带故的林运清临危受命赶往医院。医方开始不同意她给病人诊病服药,提出一要有首长的首肯;二要她先饮服青草药水,待院方医生观察后才决定。林运清只好一一照做。好不容易得到医院批准后,林运清晚上让首长母亲服下药水,并陪睡在侧,以便随时观察情况。 天刚蒙蒙亮时,卧床十多天的首长母亲竟亲自下床上厕,而且正常解禁。早上医生会诊时,首长母亲自觉自己已病愈,强烈提出出院要求,让在场的医生们惊奇不已之余,也大为困惑。 医院领导经过一番详细了解后,向林运清提出加盟合作的建议,她自愧文化知识不够,婉拒了院方的要求。 但一杯青草药水所起到的戏剧性效果,让林运清不再默默无闻。 2004年,林运清经澳门中华医药发展中心推荐,被全球华人联合会授予“中华医药疑难杂症专家”称号。 自此,她跻身国际疑难杂症论坛,每年都动身到澳门或其他国家参加会议,与各地同行同台交流切磋经验。
专业采药队远赴云贵川
全球化潮流波及下的中国,西医似乎有越来越强势的迹象,但传统青草药治疗疑难杂症的功效,至今还没有哪个专家学者敢予随便否认。 这也是当下民间青草药大夫坚守的理由。 林运清给病人治病用的全是草药,而且绝大部分是不常见的药。为了确保疗效,她对采药环节极为重视,指派自己的丈夫专门到韶关、紫金、连平等山区采集收购。后来,随着病人的增多,她想出了一个独特办法,物色来自云、贵、川等边远山区在深圳务工者,组建起一支专业的采药队。双方签订协议,采摘人员各自带着样本回乡采集,然后通过货运或者邮寄方式,由她负责收购付款。既帮助了别人的就业,又节约了经商成本,一举两得。为了防止假冒伪劣,以次充优,她要求每项药材必须根、茎、叶三者齐备。 林运清治病还有一个特点,除了熟人之外,没有经过正规医院诊断治疗和不具相应病历者不收治。 之所以这样,林运清说最大的考虑是,疑难杂症的判断和治疗在现实中容易产生不同看法,甚至引起纠纷。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当下,自保实属无奈之举。但病患者通过不同治疗方式的对比,可以得出“不看广告看疗效”的结论。、
应用推广无需突破瓶颈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神农氏尝百草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在国际标准化的大趋势下,它的应用和推广遭遇现代化的瓶颈。 林运清认为无需打破这种瓶颈,特别是青草药方面。因为失去传统就意味丢掉了本性。况且,民间秘方只是靠历代的家族传承,不会轻易示人。 年逾花甲的林运清如今有了事业的继承人,从医校毕竟的儿子媳妇都跟随她从医。但她明白,现实中多数病患者只愿意让她看病才放心,尽管她一再声称:姜不一定是老的辣!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尚柳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