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阳光 于 2012-6-12 22:55 编辑
抢救中国民俗学之父故居的行动:茫茫向何处去 题记:九十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开展大营救,把一大批中国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从香港沦陷区抢救到东江游击区,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其中,柳亚子被抢救至海丰县九龙峒,脱险后写下了“将迎难忘日中墟”的诗篇。而九十年后的今天,九龙峒却开始了另一场抢救一位中国文化名人故居的行动…… 钟敬文先生是中国“民俗学之父”和著名的人民学者、诗人、散文家。他在1903年3月20日诞生于海丰县九龙峒山下村(今属平东镇),7岁那年随家迁入公平镇鱼街75号房屋居住并开始上学。现在钟老当年学习的楼棚和兰窗依然如故,甚至钟老为了纪念青少年时代那段苦学的历史,在90岁那年还把他的诗论集命名为《兰窗诗论集》。但是,随着他山下村出生的老故居倒塌,目前其公平镇生活过的故居也危危可及了。 2005年,全国政协把钟敬文故居列入中国“名人故居”,海丰县政府为此曾经关心过钟敬文故居的保护情况。但由于钟老位于公平镇的故居在抗日战争时期其家族破落时卖给绅士黄潭宣,而黄姓后裔解放后散居海外、今无人对此产权进行拍板,如此原因导致了“钟敬文故居”开发一事此后迟迟未决,日久无人问津。
2010年12月,钟敬文的弟子陶立璠(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汤学智(中同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钟明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贾蕙萱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曾祥伟(深圳市党校教授、广东民俗学会副会长)等专家学者到海丰县平东镇山下村的钟老出生地瞻仰其故居,然而老故居早于2008年倒塌了。他们沉痛不已。 百岁教授,百年之痛,灵魂回归故里向何处栖息?海陆丰子弟向何处瞻仰这位民俗学泰斗的学范师表?此景触动了九龙峒钟姓后人及海陆丰一些有识之士,他们自发组成了“钟敬文故居”筹建小组并奔走筹划。计划先修复山下村钟敬文故居,再理妥公平镇“钟敬文故居”的产权问题。2008年与2009年海丰县文广新局对钟敬文故居的筹建报告予以批复。然而,政府部门仅仅出文一项,再没有以其他行政手段或积极方式支持故居的修复行动。
生活在文化大县我们并不寂寞,但生活在财政穷县我们却又痛惜文化的寂寞!经多方努力,山下村钟敬文故居即将于2012年6月24日动工了。可是,目前筹集的资金寥寥可数,按规划需复建、拆除周围房屋贴付赔偿与环境配套的资金不及十万元。筹备小组成员说:许多地方建神庙一呼百应,没想到我们为弘扬地方名人文化和提升汕尾市的知名度所做的这项工作如此艰难?对于下来的建设工程是否会搁置,我们有些茫然?我们感到让这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继续荒废着实可惜……
中国钟姓的名人并不多,海陆丰籍的钟敬文贵为国家教父级名人,钟声坚贵为新加坡华人首富,这是汕尾市人民(海陆丰人民)的骄傲!我们认为,长此搁置钟敬文这块世界文化品牌与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强县的时势是十分不相称的。明年,将是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我们的汕尾市政府和海丰县政府对这位世界名人能有什么纪念作为呢?我们的子孙后代如何才能瞻仰这位“中国民俗学之父”和“人民学者”(江泽民题)的崇高声誉? 我们拭目以待,我们盼望政府出手,我们盼望社会各届有识人士和钟氏贤达出手,一起加入抢救故居行列,一起擦亮海陆丰的历史文化品牌! (附:海丰县平东镇平东村委钟敬文故居筹建小组及钟姓后人联系电话:15819065862 13184898399 6867277)
少年钟敬文
钟敬文先生出生的房屋倒塌了
平东山下村钟氏宗祠
平东山下村钟氏宗祠正堂(内署钟敬文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