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6月15日,汕尾日报副刊作者座谈会(陆河县)在陆河县人大办公大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汕尾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王万然和副总编辑李振威、黄维明依然是兴致勃勃地带着副刊部编辑人员出席。陆河县委对此相当重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祥振出席会议。该县20多位作家作者参加会议。
座谈会仍然由本报主管副刊的副总编辑黄维明主持。他说,今天高朋满座、群贤毕至,称得上是个“群英会”。召开这个座谈会的目的,就是要加强编者作者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强互动交流,请大家都来出谋献策,共同商讨如何进一步丰富副刊的内容,提升副刊的品位、质量和水平。同时,这个座谈会也是一个“动员会”,就是要动员各位作家作者踊跃写稿投稿,多出精品力作,为办好汕尾日报的副刊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本报副总编辑李振威说副刊是本报一个品牌,他提出办好副刊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主任编辑、本报副刊部负责人黄俊杰介绍了副刊的改革设想,在提到对全市特色文化巡礼时,称陆河拟以客家文化与潮汕文化的碰撞、客家文化与陆河品牌为主。他说,自从海丰、陆丰副刊作者座谈会举行之后,作者们大力支持,一批新专栏目已经陆续推出。
“副刊是精神家园”
当本报副总编辑黄维明宣布进入互动环节时,来自内洞小学的资深作者罗新焕首先发言。他说陆河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去发现和挖掘。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有些东西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抢救,那么就会消失、湮灭。他努力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工作,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去挖掘客家文化的内涵。
陆河县委新闻秘书马文波认为应该鼓励更多的作者给副刊投稿。李振威插话:你应该在叶常委的领导下多做一些牵头工作。
来自县纪委的朱少镇是汕尾日报的老作者了,他说通过汕尾日报副刊这个平台,认识了许多文友,有空的时候文友们会讨论副刊作品,提高彼此的创作水平。他说,副刊部的编辑十分平易近人;他经常投稿,有时候就写什么题材、怎样写的问题,会和编辑进行商讨;自己被采用的稿不少,碰到稿件没被采用时,编辑也会说明理由。他感觉到目前陆河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氛围不是很浓,近两年来陆河作者在副刊发表的作品不是很多,粗略算了一下,大约30多篇;作者们还需要更多努力。
来自河田镇城北小学的罗素丽说,她原本是个家庭主妇型的人,当孩子长大了,不再当“跟屁虫”了,这两年她就迷上了网络写作,却未想给报纸投稿。她在学校里,每次拿到汕尾日报,最喜欢看的就是副刊的“红海湾”和“海陆风”版,觉得上面的文章很有品位,也很棒,于是便试着给汕尾日报副刊投稿。投出去以后,也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一位同事告诉她,才知道自己的作品真的发表了。她说,副刊给了她一个平台,给了她鼓励,使得自己自信起来。自那以后,她积极写文章,也陆陆续续发表了一些。
来自河田镇府的叶伟东说,汕尾日报创办初期,他投过不少稿,也发表了一些。后来由于工作关系,加上迷上了网络,所以投的少了。有一次碰到一位老同学,问他为什么在报上看不到他的文章了,他很受触动,心想自己也是学中文的,怎么就轻易地放弃了写作了呢?刚好那段时间他迷上了格律诗,写了不少反映陆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的格律诗,试着投给汕尾日报副刊部,没多久就登了出来,心情非常好。于是又投了不少稿。编辑的修改给了他很多启发,使他学习到了不少东西。他说王社长在海丰副刊作者座谈会有一句话让他印象很深:刊发一位年轻人的一首诗,也许对他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也许促使他从此就走上了创作的道路。他建议,鉴于一些作者都是初学的,水平不高,能否设一个编、作往来的栏目,或者设一个诗歌鉴赏栏目。
来自县政协的彭大星是目前陆河唯一的一名省级作协会员,出过两本长篇小说。他说现在静不下心来写作,往往在电脑上打一个题目,然后就接不下去了。他现在在陆河政协搞文史。黄维明接上话茬:文史类的文章也可投给我们。
来自陆河中学的谢海滨说,报社的领导很平易近人,有一次他有事找一位编辑,可忘记了他的电话号码,问了几个人问不到,无奈之下斗胆打通报社一位领导的电话,没想到这位领导很快就给他找来了编辑的电话。他说他家里床头摆着汕尾日报,睡觉之前有读一下副刊的习惯。他建议,以前副刊有些栏目如“大榕树下”、“红尘有梦”能不能恢复。
来自陆河县教育局的叶国苗说,他和汕尾日报结缘于20多年前,最早发表了一些诗歌。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渐渐地写得少了,如今没有任务压下来根本写不出来。他还说,陆河以前搞过几期《许山文学》,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停办了。他感觉到现在编、作之间座谈的机会少,“沙龙式”的交流也少了。
来自陆河实验小学的叶勤海颇有创意地说,副刊就像水果、像咖啡一样芳香,沁人肺腑。以前她给副刊投过稿。现在泡网比较多,因为网络有一个及时互动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的青少年读者与写手。她希望副刊也能这么做,加强和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多搭建一些交流的平台。叶勤海还以她七岁的女儿为例,七岁的女儿第一次向汕尾日报教育周刊投稿,稿件就被刊发了,从此对写作很有兴趣,也有效地提高了作文能力。因此,初始的鼓励非常重要。
来自螺溪镇的叶海鹏似乎受到现场的感染,他称自己虽然经常和文字打交道,可还没向报刊投过稿。以后要多写有陆河风土人情、地方特色的文章,向汕尾日报副刊投稿。
爱写作“稳赢不输”
陆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祥振幽默地说,与其把业余时间用于打麻将,不如用于写作,热爱写作“稳赢不输”。他希望陆河的作者要勤写,他说陆河准备筹建一个作家协会。刚刚一些作者提到了心静不下来,不能写出东西。那是因为自己心情浮躁。确实,现在的社会比较浮躁,譬如近几年考公务员,女孩子考上的比较多,这是为什么,就因为女孩子心比较静。而且,由于工作关系,大家平常写的都是官样文章或者“任务性”的文章。叶祥振的话引起大家的共鸣,七嘴八舌来插话,都有同感。叶祥振继续说,汕尾日报是党报,副刊刊登的是文艺、文学作品,相对于新闻来说,副刊就是副业,那么,在八小时以外静下心来写作,不亦乐乎?他举了朱少镇的例子,以前他在河口中学当老师,很少有人知道他,但是他经常在副刊发表作品,慢慢地就成了陆河当地的“人物”,很多人知道他,这样,他也就被调到县纪委。他幽默地说:“写作是名利双收的好事,大家应该多写稿。”同时,叶祥振希望大家写好稿,用心来写。写作是高尚的,创作要坚持主旋律,要符合时代的主流价值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笔墨对准普通老百姓。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说: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答案就是老百姓。至于怎样提高创作能力,叶祥振引用鲁迅的话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以本地有名的文人叶佐能为例,叶老不懂语法,但叶老的作品每一句都是符合语法的。叶祥振还提醒作者们,对编辑修改的部分要认真体会,也许头一次、两次需要编辑的修改,但渐渐地就入门了。针对有些作者迷恋网络,他提出泡网与向副刊投稿并无冲突。他还提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个客家频道,专门向台湾、东南亚播放,这个频道很喜欢播出陆河的民间故事,大家不妨多投稿。
为了鼓励当地的作者,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叶祥振还提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他对在座的作者说,大家好好创作,力争在汕尾日报等报刊上多刊发反映陆河的建设与发展的好文章,等攒够出一本集子的篇数时,就争取由县财政出钱,送出版社出版。大家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向纪实文学进军
汕尾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王万然在讲话中指出,报社开这个副刊作者座谈会的确有实效。你看,在海丰开副刊作者座谈会的时候,海丰县委副书记林建隆提出由政府出资给作家出书,并提出要每年举办“文学节”;在陆丰开副刊作者座谈会时,陆丰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李端仪提出每年要组织作者搞两次采风创作活动。今天在陆河又有了一个收获,叶祥振常委提出了要将作者们发表的作品结集出版。这些,对活跃在当地的文艺创作都是具有推动作用的。我们感到高兴。
王社长接着说,他在写作《汕尾诗话》系列文章时,发现历史上陆河的文化名人很多,但现在陆河的有名文人相对较少。其实,文学创作很难,只能靠自己,而且要用心、用脑、用情。他以自己的创作经历为例,颇有创意地提出,把写作当成写日记。譬如他到陆河罗庚坝一游,就写了一首诗;看了南万红椎林,就填了两首词。今年年初,他跟随市委书记郑雁雄到陆河调研,就写了一篇纪实散文《春到陆河》。写作就是这样,只要你用心、倾情,只要你想写,总是有东西好写的。希望大家都来写纪实性的东西。《人民文学》有一个非虚构栏目,李娟、慕容雪村等作家深入生活,甚至“做卧底”,体验平常人接触不到的生活,因而写出来的文章可信度高、可读性强。写作不求“一炮打响”,但需我手写我心,写日常生活。他还说,业余时间写写文章,总比打麻将好,不要理会别人的冷嘲热讽。他建议大家多写时评。汕尾日报对时评非常重视,开辟有“跟帖栏目”,大家可以针对汕尾日报上任何一篇新闻写评论,可以借题发挥,可能的话还可以写成杂文。
王万然特别提到编者和作者互动的问题,认为要建立QQ群,不一定要等人家主动投稿,本地作者在网上发表的好的文章也可以选用刊登。他赞同叶祥振的看法,多读多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写作切忌人云亦云,切忌口号式;而用真情写出来的文章,不仅感染力强,而且是报纸副刊提高品位的一个关键因素。
时已正午,黄维明认为座谈会开得很好、很成功,大家发言踊跃,建议中肯,报社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吸纳、改进。由于时间关系,座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降下帷幕。
正是:雕龙妙笔倾情舞,铺彩漯河刻(客)意扬。(记者 沈洛羊)
时间:2012-06-18 文章来源:汕尾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