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94|回复: 2

[海丰文学37期增刊] 词里词外俱功夫 ——喜读朱佛水《沁园春·茶》 ●杨永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8 22: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词里词外俱功夫
——喜读朱佛水《沁园春·茶》
●杨永可

我曾在彭湃中学教高中毕业班语文课,朱佛水曾在海丰师范学校教阅读与写作课,两校毗邻,故有幸时时在一起。
朱佛水高中毕业时,适逢“文革”浩劫肇始,上不了大学,回乡当知青务农,至“拨乱反正”之年,才有幸跨进大学门坎。他在当知青期间,曾种过茶。他是生活的有心人,对茶的种养、焙制与品尝,都深有精细的广读钻研,也获得了实践经验。近读他刊于《诗词》报第18期第三版《沁园春·茶》,喜词里词外俱蕴功夫,不禁击节再三吟咏,发掘与吮吸其菁华之所在。词曰:
南国三春,紫焙争醇,绿焙竞芳。品安溪雀舌,辛通肺腑;西湖蟹眼,酚沁肚肠。两腋生风,六神送爽,排毒养颜益寿康。尝百草,仰神农奉献,功盖三皇。   休嘘遁入茶乡,是喷喷杯花寄意长。借玉壶冰魄,切磋才艺;金樽甘露,省悟辉煌。九鼎茶开,馨飘万国,琼液波光映汉唐。瓯同举,待挹来花露,再沏天香。
我喜茶,一读到茶诗、茶词,常抄录品嚼,但罕有朱佛水此词写得独到、细腻、丰厚。此词佳处成双。
一是文化内涵深厚。整首词洋溢着醇郁的饮食文化之精粹。我国国家领导人曾用杭州西湖梅家坞摘焙蟹眼名茶(因叶形楕圆而得名)来款待英国女皇,而茶又必在惊蛰至春分前摘焙的,茶农称之为丫头茶为最优,较清明前摘焙的姑娘茶与谷雨至小满前摘焙的媳妇茶要胜几筹。作者遴选名茶,既服从于平仄,更优择其知名度。茶健身、益龄的药用价值和浸润生活的神奇功能,也在词中诗化地挺秀。从神农“尝百草”对茶的首导,到“琼液波光映汉唐”,再到“馨飘万国”,茶的隽秀灵神与一脉芳踪,更跃纸上。连沏茶之水,也挹人《红楼梦》妙玉的花露(清晨收集梅花瓣上之露珠所得),厚重了词的文化涵容,也妍为“豹尾”,与肇始的“凤头”相映衬,使整首词大有上下贯通,一气呵成的艺术效果。
观鉴全词,深感茶文化罗布于字里行间,浓妍地奇崛了词的主旨,拓出了“千山拱伏一峰尊”的佳境。
二是严守词牌格律。此词辞精字美,平仄、对仗、押韵都严谨。作者对格律关隘的扼守,丝毫无草率和苟且。请看,上阕以“品”字统领。“安溪雀舌,辛通肺腑”与“西湖蟹眼,酚沁肝肠”的对句;下阕以“借”字统领“玉壶冰魄,切磋才艺”与“金樽甘露,省悟辉煌”的对句,生动秀雅,毫无穿凿痕迹,遵循着词牌的格律要求,刚柔相济地妸娜胜出,足见文字功底的深邃。现也不妨信手拈来“九鼎茶开”一句,加以赏析。“九鼎”既是华夏之别称,又是焙制茶叶的工具,更是烹茶器具(宝玉联句有宝鼎茶闲烟尚绿)的神妙写法。整句古风朴朴,新韵悠悠。其它佳句,恕不一一列举。
要写出绝妙好词,“功夫在词外”,“功夫在词内”,两者互为左右手,缺一不可。此词两者兼具,读之,深感主旨厚重,格律严谨,匠心炼字,首尾呼应,摇曳出饮食文化内蕴的多姿多彩,不失为目前茶词中的精品。
发表于 2011-7-23 09: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D
发表于 2011-7-23 09: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iness:
4809844402032999867.jp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