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唇低保户评定:群众说了算
陆河县水唇镇近期正式启动低保户评议机制,把评定低保对象权利交给群众,阳光操作,促进了公平公正,提高了农村低保工作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度。该镇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农村低保工作规范管理实施方案,对低保对象评定范围、标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今年4月1日起,该镇对低保户执行新的评议制:暂停发放第二季度低保金,等待重新评定低保对象后,才发放低保金。进一步规范了农村低保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由于公平公正又阳光,这种做法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该镇村干部说。为防止出现漏洞和走过场,该镇一是由各村召开村委工作会议,由镇驻村干部监督,严格按照《方案》标准初步确定低保对象;二是成立低保评议小组,成员由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以及镇驻村干部组成,低保评议小组经公示后报镇政府备案;三是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小组按照具体规定和标准对本村提出的低保对象名单进行公开评议,做好会议记录并评定结果;四是张榜公示,被评定的低保对象在村公示7天,接受群众的监督;五是最终审核审批,各村将经公示无异议的对象名单上报镇政府,并集中进行审核、评定、形成决议,由镇政府经办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签字后报送县民政局。
该镇还成立领导小组、督察组,深入各村调查,并公布投诉电话,加大对农村低保工作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确保低保工作的良好运行,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记者洪广凭 通讯员叶小彬 黄春木) 【记者手记】
让低保在阳光下运行
陆河县水唇镇建立低保工作评议制度,就是要让最需要的人在阳光下享受低保,让困难群众真正享受到惠民政策,以确保城乡低保救助公平公正有效,应保尽保。这个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据报载,近年来,有些地方低保金审核、发放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把关不严、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出现违规违纪现象,导致该保的未被纳入保障范围,不该保的仍然继续吃低保,最终使政府公信受质疑,在社会形成不良影响。什么人享受低保?其低保待遇资格能享受多久?如何真正做到该享受的一户不丢,不该享受的一户不拿,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去?要做好这些,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 “阳光作业”, 变临时公开为长期公开,对低保对象进行张榜公示或挂牌告示,交给社会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不良现象,建立长效机制,让真正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政府的关爱,同时也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那些“开宝马车的申请到廉租房”,“吃低保的住在豪宅”的不良现象。
近年来,陆河县切实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全县民政事业呈健康发展态势,各级民政部门在谋求民生福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水唇镇认真按照“保得准”“管得住”“用得好”的工作要求,规定村委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民政干部为主要责任人,其他干部为连带责任人的低保工作责任体系,落实了责任,促进了低保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镇大胆作为,发挥作用,出台方案,重新评定低保对象,公开监督,以此提高农村低保工作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度。他们的主动作为,值得鼓与呼,赞与扬!(来源 汕尾日报 洪广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