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陆丰市大力推进各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发挥出校园文化的育人辅助作用,以优美的文化环境熏陶师生,以优秀的文化资源滋润师生,以崇高的文化精神激励师生,大大提升了该市全体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教育的“兴奋剂”,成了学生全面发展、早日成才的辐射源。
建文化墙文化景点,营造优美校园文化环境
走进陆丰市上英中学,一股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校道边 “勤读苦练乐问善思”等石刻赫然映入眼帘,寄寓着传统文化与智慧的孔子铜像巍然耸立,让人仿佛听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吟哦;走廊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人名言又冲击人们的视觉,让人随语而思,因意而感。
在陆丰市东海中学,记者看到,操场周围都立着简洁精致的石匾,石匾的正面和背面都刻着不同的名言警句,“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而该市金厢中学,则大力创设走廊文化,教学楼所有的走廊上都悬挂着以“感恩”为主题的宣传栏,“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这是该市中小学有意营造文化环境的个别实例。
其实,我们看到,该市很多学校力争一步一景,精心设计,将办学理念细化为具体可感的文字、图片、标志牌和活动场景介绍等融入到校园文化宣传阵地,在创设的文化走廊、宣传栏、黑板报、阅览室、荣誉室等呈现出来,并与校园美化、绿化以及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文化味道浓郁的校园环境。同时,很多学校如龙潭中学、东海二中、内湖三陂郭靖学校等都讲究语言文字规范化,大力推广文明礼貌用语,规范校内用字,力促校园用语温馨优美,让每个学生生活在文化氛围里,让每个文化景点都散发出芬芳的文化香气。
积极办校刊校报,让它成为校园文化新“元素”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陆丰市教育局近年来注重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积极搭建好校刊校报这一校园文化平台,有效助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在创办校刊校报的实践探索中,该市各中小学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和本校特点,坚持正确的办刊办报思路,反映和宣传身边的人和事,用多视角展示着学校校园文化的实绩与风采,同时又作为德育的载体,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领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主流方向。
在这种特色文化土壤的培育中,一份份散发着油墨芳香、凝集着师生心血与智慧、见证者的学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校报校刊,在这几年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东海中学的《东海中学报》、东海二中的《东海二中报》、新龙中学的《新龙校报》、龙潭中学的校刊《小荷》、上英中学的校刊《绿茵》和金厢中学的校刊《云帆》等,不仅整体设计美观,而且办刊宗旨明确,内容丰富多彩,主题特色鲜明。它们都宣传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展现校风校貌与师生的风采。它们的出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人们惊喜地发见它成为助力校园文化新“元素”。
目前,随着陆丰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校报校刊成为该市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创建学习型“书香”校园,深化校园文化的底蕴
一位知名学者说过:“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陆丰市教育局非常重视“书香”校园的创建,于2012年10月以来,先后发出了通知文件,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古诗文、书香班级和学校评比等系列读书活动。各中小学在“以人为本——营造书香校园,为师生幸福成长奠基”这一理念引领下,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创建“书香校园”, 以读书打造特色,以读书追求卓越,有效地促进了师生成长,使得学校走上了校园文化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记者随意在该市多所学校走访,发现这些学校都设有阅览室,班班成立“图书角”,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据了解,该市各中小学校以“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等活动为契机,举行“朝阳读书”活动、开展学习型校园建设。
龙潭中学从入学的新生开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不仅形成快乐读书的良好氛围,而且还着力打造快乐教研的教育环境,以此推动该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陆丰市率先结集出版两本教师论文《教坛拾珠》,总计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约40万字;出版了一本《教后记》、一本《课题成果集》和一本师生美术作品集《龙韵丹青》。近年来两次被省评为“岭南书香校园”。
东海二中校长黄裔定介绍说,该校正是围绕“以读书追求卓越”的理念,每年都在全校开展了以“读好书,强文化”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手抄报比赛、读书心得与优秀习作比赛等活动,营造了全体师生热爱读书、充实自己文化的氛围,同时丰富了该校开展“朝阳读书”的活动成果。“我们已将每年四月定为东海二中的读书月。”黄裔定对记者说。
该市其他学校也以多种形式创建书香校园,有效深化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底蕴。
运用红色教育,铸造校园文化的精气神
陆丰是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在这块红色的革命根据地上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爱国主义精神。现拥有陆丰县总农会旧址、周恩来渡海处、革命烈士陵园、张威纪念亭等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物十多处,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场所。
陆丰市中小学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在平常时经常开展 “红色教育”系列活动。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到周恩来渡海处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瞻仰张威纪念亭;有的学校邀请“两纵”老战士讲述当年的革命斗争历程。这些学校用先烈们的事迹进行教育,使学生们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发起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热情,激发起浓厚的爱国热忱,增强自己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光荣感与责任感。
在特定的纪念节日如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纪念日等,陆丰市各中小学也都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唱红歌、诵红诗、走红路的红色教育,通过此举,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红色文化充满校园,让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条“红线”。
陆丰市的校园文化建设风生水起,陆丰市的校园文化实效引人注目。这道美丽而充满魅力的风景,把陆丰教育创强描绘得更具鲜明特色,更加活力四射,更是持续发展。(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黄俊杰 通讯员 陈建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