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刘文龙》展现“戏剧活化石”魅力
http://img.ycwb.com/culture/attachement/jpg/site2/20141114/B021415913889616_change_YMLB0220141114Cb012.jpg羊城晚报记者 谷体伟
摄影 林木添
昨天下午,陆丰正字戏精品剧《刘文龙》在蓓蕾剧院上演。在两小时的演出中,主创人员把正字戏多种古老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性地汇聚一堂,向观众呈现跑布马、钱鼓舞、南拳武打、舞七丈旗等经典“绝活”,每场戏都能掀起一个小高潮,为剧迷们再现了“戏剧活化石”的经典魅力。
正字戏是一个多声腔古老珍稀剧种,拥有800多年历史和多达2600多个传统剧目。2006年,这种被称作“中国戏剧活化石”的濒危剧种,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文龙》是根据1975年在广东省潮安县出土的明宣德七年《刘希必金钗记》古剧本整编,讲述了汉朝使臣刘文龙与妻子肖淑贞悲欢离合的故事。外界有评价称,“这是500年前古剧本和800年古老剧种的亲密接触”。
《刘文龙》由中共陆丰市委宣传部出品,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排演,特邀了著名戏剧专家郭汉城担任艺术顾问,国家级“非遗”文化(昆曲)传承人、国家一级导演丛兆桓任剧本整编、总导演,由国家级正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彭美英及多名戏曲专家组成主创团队精心打造而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