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资信 发表于 2014-12-20 12:28:26

十载耕耘 联苑焕彩——海丰县楹联学会小记

□汕尾日报记者 庄小杰通讯员 余作明http://www.shanweinews.net/UploadFile/image/20141220/20141220093652_0215.jpg12月7日,海丰县楹联学会迎来了10周年华诞。十年是时光,是跨度,也是里程!它由无数个日日夜夜珠联璧合,细雨重露,飞花点翠,春华秋实……对文化而言,它更是厚重的积累、坚守的气质、提升的标尺!他们在这片文化厚土中躬耕耘锄。至今,海丰县楹联学会《海丰联苑》共出版了九辑,发行21000册,发表会员楹联作品1600多副、诗词300余首,以及一批具有书法艺术价值的对联书法、诗词书法等作品,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海邑新声联苑妙韵楹联是一项诗词集粹的对偶文学,有着严格的创作要求,因之青年一代很少涉猎,楹联鉴赏局限于一些老先生,故楹联创作与推广迟疑不前。2004年,海丰楹联学会成立之后,理事会满怀热望,担当了传承重任,多次通过送春联、举办擂台赛和楹联书法展等活动吸引新会员,拓展楹联创作新地带,增加会员创作兴趣,提高作品质量水平。《海丰联苑》创刊开始,以发表古今对联为主导,兼之“名联赏析”、“楹坛小话”、“对联故事”等栏目推广楹联知识。从第七辑起,会刊内容作了科学性调整,增设“名城史海”、“姓氏文化”等栏目,介绍了历史人文和姓氏文化源流,不但让省内外读者与行家加深了解海陆丰风土人情和文化概貌,也增加了会员们的知识面,逐步为楹联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这些年,学会充分发挥文化效应,走向民间,融入社会,为莲花山大道庵、城东东岳庙古戏台、鹅埠镇文体广场以及为许多单位、企业、乡村和姓氏祠宇等场所创作对联200多副,影响颇大。每年春节期间,应书法行家和春联从业人员的需要,编印切合时宜的《迎春对联》,广为赠用。2012年春,以“植树造林、护林防火、保护森林生态”为主题,创作了50多副宣传林业內容的对联,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海丰联苑》正办成一份影响力和较高文化层次的楹联刊物,受到中国楹联学会的称赞。躬耕厚土联海探珠为了推动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海丰县楹联学会深入民间,打捞记忆,大力搜集、发掘和整理楹联历史文化遗产。会员们将书刊、家谱、寺庙、宗祠、名胜古迹发现和流传于民间的海陆丰历代楹联资料收集起来,进行拍照或抄录,然后逐期刊登在《海丰联苑》,以飨读者。据统计,十年来学会通过搜集、发掘和整理了古代及近代对联作品5000千多副、诗词作品2000多首,这些佳句名联对研究海陆丰人文历史和提升楹联作者艺术水平,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009年11月,会长吴福钦在黄智保、黎思绩、刘小明、王世论等人的协助下,前往即将废弃的海丰八景之一的万寿寺旧址进行发掘,在被埋没的石柱上拓印出海丰名贤黄德燝、蒋辅卿、粤东高僧源崐和尚等人的名联手迹。学会还在五龙寺、准提阁、龙山妈祖宫等寺庙上拓印了多幅石刻楹联,保存了部分地方楹联和书法文化瑰宝,为研究古代海丰的社会形态提供了重要佐证。学会还重视优秀文化传承,整理古代文牍。先后搜集了清未海丰著名诗人《林梦星诗抄》、清末武术名师郭剑的对联抄本、清末岁贡生李成旭的对联抄本、民国黎兆蓉的对联抄本等等,并在《海丰联苑》附刊出版了《林梦星诗抄》、李成旭《对联集锦》、黎兆蓉《清代海丰对联集锦》等稀缺珍本。学会十分重视楹联文化存史资政作用,将会刊送入省中山图书馆、县档案馆、县志办、县图书馆等部门备档。2007年开始,学会着眼于筹集海陆丰古今楹联集粹,旨在打造海陆丰楹联文化典籍。2009年12月,在海丰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的支持下,学会与县政协文史委联合出版了《海丰古今楹联选》,全书入编对联、对联书法2300多副,共约13万字,涉猎内容广泛,表现形式迥异多彩,为海丰县历史上第一部高品位的楹联选集,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该书举行隆重的首发仪式,省内外的著名楹联家林从龙、谷方、李广仁、李雄坤等纷纷寄来书法贺联、贺诗。加强交流   奋发进取目前,海丰县楹联学会共有会员72名,其中有6名会员加入了中国楹联学会。在推广与传播楹联艺术过程中,学会鼓励会员大胆创作作品走出海丰,或竞技楹坛,或著书立说。2006年初,吴福钦、余远鉴的楹联作品入编《香山红叶杯·廉政诗词楹联大奖赛作品集》,余远鉴的作品在“中华餐饮名镇”全国征联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06年2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吴福钦主编的《海陆丰历代进士举人贡生录》问世;同年6月,吴福钦的楹联作品和艺术简历入编《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同年10月,广东楹联学会“颂和谐迎新春”对联征稿,学会组织会员撰稿参赛,有吴福钦、余远鉴、吴丽娜等会员的作品获优秀奖。2013年,吴福钦、钟鸣峰等五位会员的对联作品入编中国楹联学会出版的《当代楹联家大观》;同年6月,会员钟鸣峰的书法作品先后荣获“招商轮船杯” 二等奖、“广东省第五届新人新作展” 优秀奖。2014年3月,会员陈宝荣的文化随笔集《海陆丰记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海丰县楹联学会成立以来,还积极参与外界各项公益文化活动。例如2005年端午节,海丰仁荣实业有限公司以“新安”、“仁荣”号龙舟在海丰龙舟赛夺取冠军和季军,2008年端午节鸿发龙舟队夺锦,学会发动一些会员撰联表示祝贺,赞扬龙舟队弘扬海丰传统体育运动的美举。经常邀请县外行家参与《海丰联苑》的“擂台求偶”、“佳联赏析”等互动栏目;先后与中国楹联学会、广东省楹联学会取得密切联系,积极协调县内外、省内外及海外的部分联家、联友进行互访活动。2006年11月,学会响应《中国对联集成?广东卷?海丰对联》的集稿工作,共选辑对联70副、对联故事二则、对联书法3副,受到广东省楹联学会的嘉勉。前年,学会向县图书馆捐赠书籍50册。在开展楹联文化工作的同时,学会会员还发挥自己的能干,参与汕尾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编写工作,参与海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及海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载耕耘 联苑焕彩——海丰县楹联学会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