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智力扶贫”续新篇 新一轮50个贫困村学员参加农业技能培训
3月18日,深圳龙岗驻海丰扶贫“双到”工作组、海丰县扶贫办开展了新一轮50个贫困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职业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实用技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海丰县扶贫办在与深圳龙岗扶贫对接中,紧密联系、广泛合作,于去年达成共识,以利用深汕合作区和农业产业化为基础,重点突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同时,组织了一批贫困村干部到深圳参加培训,开设村官素质提升大专班,着力提高村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
去年以来,海丰现代农业蓬勃兴起,深圳对口帮扶通过与深圳龙岗海吉星市场的对接,建设梅陇蔬菜、平东生姜、公平木薯、大湖花生四大基地。市、县帮扶单位以新技术、新兴产业为主,引进发展海亮有机米种植基地,开发福建安溪绿茶生产种植等新兴产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经济。同时,该县从长效扶贫出发,注重经济规律谋划扶贫,为集体创办“造血”工程。在第二轮帮扶贫开发“双到”中,投入3000万元,整合统筹深圳龙岗区帮扶25个贫困村,并在梅陇建设龙岗(海丰)扶贫产业园,通过厂房出租和合作方式,确保25个贫困村每年有5万元以上的集体收入。
据海丰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县有劳动能力贫困户9826人参加了农业技能培训,5025人参加了非农业技能培训,使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掌握一门劳动技能,提高了生产水平,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记者了解到,海丰县财政局帮扶埔仔洞村时,对该村25户贫困户进行种茶培训,并发放2至3亩茶苗,集约种植创建茶叶基地。并通过贫困户掌握种茶的技术,带动其他农户发展茶叶产业。还有梅陇镇梅西、水踏等村的有劳动能力户,通过就地培训后到梅陇镇金吉莱首饰厂就业。
这次,新一轮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设有肥料知识与施肥技术问答、现代水稻生产、瓜类蔬菜生产、叶菜类蔬菜生产实用技术等,结合贫困村农户种养实际,突出重点,转化为新的生产动力。(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庄小杰 通信员 余作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