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合力共建教育高地——陆丰市教育创强工作有新进展
陆丰打开了全市上下同心合力创建,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良好局面,今年的创强工作正有条不紊全面开展……投入巨资提升综合实力
陆丰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优化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在原创强启动资金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资金共3090万元作为各创强镇的创强启动资金;统筹投入资金7000万元在全市各类学校配置电教平台,实现电教平台“班班通”;还投入2100万元用于学校围墙、校门项目建设等等,竭尽全力支持教育创强。
2014年下半年,陆丰市再次投入巨资3800多万元,为金厢、博美、陂洋、河东、潭西、西南、桥冲等7个镇(星都区在上半年已投入)共112所学校按创强标准增设计算机室60间、配套电脑3046台,添购图书645680册,增设理化生及科学实验65间,增设生物园、地理园65个,并配套相关仪器设备,大大地提升了教育实力。
及早介入实现全面覆盖
该市教育督导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争取早日实现教育创强目标,陆丰市结合地方实际,及早地对创强镇(场、区)的教育创强工作进行调研摸底指导,明确各项任务要求,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及早、分批推进创强工作。2014年下半年开始对2015年度创强的东海、碣石、甲子、甲东、甲西、南塘、湖东、城东、河西、大安农场等10个镇(场)的创强工作进行规划部署,包括做好调查摸底、宣传工作和建设资金预算,初步形成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目前,这些镇(场)的各项创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有序推进,所有新建、维修项目将在今年9月底完成,10月底申报省督前检查。到年底要实现陆丰全市教育强镇覆盖率100%。
合理调整优化学校布局
创强路上,学校发展不均衡、布局调整难度很大的现象明显制约教育发展。对此,陆丰全力以赴,合理调整,优化学校布局。
星都开发区系2014年度创强任务区,该区原来有1所中学、1所中心小学和3所面上小学,实施布局调整后,中学和中心小学合并为九年制学校,撤销2所面上小学,东湖小学由原来完全小学调整为非完全小学。调整后的星都学校(九年制)集中资源、优化管理,打造成为标准化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品位大大提升。该学校添置2辆国家标准校车接送路途较远的学生。一名群众满意地对笔者说:“用标准的校车接送孩子上学,教育部门考虑还是挺周到的。”
据了解,实施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科学布局时,陆丰市教育部门以“一般学校基础好的可以保留,村里发动捐资多的可以保留,学生人数较多的可以保留”的思路,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学校布局调整。据规划统计,陆丰全市面临撤销169所小学,实行撤高留低,将3所初级中学和3所完全小学调整合并成为九年制学校的情况。调整后,陆丰全市保留义务教育公立中小学校将由375所调整为209所,即保留面上完全小学126所、中心小学23所、中学60所。边远规模过小的教学点撤留将根据群众意愿确定,保留非完全小学166个。
在应对布局调整学校撤并后服务半径增大,上学路途增长的难题上,陆丰市教育主管部门创新思路,与广州摆渡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3000万元,购置100辆国际校车,采用政府贴息的政策,分期分批租赁给全市公(私)立学校、幼儿园,并装配校车实时监控系统,解决在创强中新产生的问题。
众人拾柴共建育才高地
但事实上,资金缺口过大一直是该市创强最大的难题之一。陆丰市社会各界人士热心奉献,竭尽所能,力争突破资金瓶颈。企业家龚俊龙捐资1.5亿元新建甲子中学;郭靖省吃俭用,前后捐了1300多万元建设内湖镇三陂郭靖学校;叶宏达捐资300多万元新建了大安中学科技大楼;八万镇乡贤合力捐资820万元全力支持创强工作;潭西镇上埔村党支部将办公场地无偿让给上埔学校作为功能室和运动场地,东山村全村村民自发捐款8万元支持东山小学创强等等。据统计,2012年度社会捐资助学491.8万元、2013年度社会捐资助学2926万元,2014年度社会捐资助学3891万元,总体呈上升态势。感人事迹举不胜举,群众称赞有加。
教育创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陆丰市人民群众正满怀欣喜地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教育高地”在陆丰这片热土上崛起……(来源 汕尾日报 通讯员 林木添)
{:4_102:} {:5_142:} {:4_102:} {:4_102:} {:4_120:} {:5_177:} {:4_102:} {:4_120:} 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