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33496|回复: 8

[汕尾] 诗意墨香抒性情——记汕尾市书画院书画家陈泗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2 10: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陈泗伟,那是个充满诗情、又挥洒着墨香的汕尾文化人。
  他1969年生于陆丰城东镇水墘村。系广东省文联委员、汕尾市书画院院长。他拥有中国榜书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诗刊社诗歌创作研究中心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作家》签约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等多项头衔。
  陈泗伟1988年9月至1991年9月就读于广东社会科学大学工艺美学系,1988年开始在省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他于1991年10月至1994年9月在广东省汕尾水产进出口公司工作,任资料员、部门经理,期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1994年10月至1999年9月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汕尾市支会工作、任秘书科副科长;2003年至现在在汕尾市书画院工作,任副院长、院长。
  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诗、书、画、藏等全面开花的“文艺全才”。
  母亲的影响
  说起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母亲,陈泗伟激动了。他的母亲识不了几个字,但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还没上学,母亲就特意请了一位“拳头师傅”(相当于武术教练)教小泗伟等几兄弟学武,以强身壮体。由于小泗伟很早就显露了艺术方面的才华,母亲十分欣喜,提着鸡蛋让他拜本村的民间艺人陈金妹为师。上学之后,在母亲的主张下,小泗伟又先后拜了义父林文彬、碣石老文人陈清等人为师,为他的艺术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时候家里穷。”陈泗伟坦言:“练习书法连一张报纸都很难找。”有一天,母亲上祠堂祭拜先祖时,忽然发现神龛前有一块青砖,就把它带回家给小泗伟练字用。谁知道,母亲将这块蒙着香烬的青砖用废牙刷擦洗时,青砖却出现了“龙纹”,经细心“还原”,原来却是一块端砚!陈金妹感叹:“这是天意!”并道出先祖曾出过一名秀才,这端砚就是他传下来的。
  小泗伟也不负母亲的期望,每晚苦练至深夜。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可又没有更多的能力改善孩子的生活。后来,母亲看到村里的屠夫对猪脑不甚珍惜,便悄悄地取回家,炖上白糖给孩子补充营养。
  当陈泗伟第一次高考落榜时,曾想回乡开一“馆子”,打算以替人写信、写诉讼书、写对联等谋取糊口之资。母亲却告诉他:“家里的经济不用你担心。水墘是‘浅窟水’,容不了大鱼!你的天地在外面。”陈泗伟受到激励,次年考上了广东社会科学大学工艺美学系,从此离开了家乡。
  “可惜1991年母亲就去世了,没能看到我成材!”陈泗伟眼中含着泪花。
  著书原为稻粱谋
  尽管母亲对泗伟寄予了厚望,然而泗伟坦言,不论创作诗文、学习书画,他最初的动机无非是为了赚点钱。
  他当年曾作过一首“诗”:诗歌词赋文,琴棋书画拳,讼诉公告卜,儒道茶酒烟。他认为掌握了这些知识,就算了掌握了“谋生工具”。
  提起写诉讼书,记者有点诧异。泗伟解开了记者的疑惑:“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掀起‘平反潮’,我的义父林文彬先是替自己写平反材料,后又替别人写平反材料。因为要求平反的人太多,义父要我帮忙。当时写一份平反材料可赚十五元,义父赚十元,我赚五元。”
  陈泗伟早在陆丰龙山中学读书期间,便开始创作诗歌、散文等,并将这一爱好保持至今。慢慢地,他的一些作品开始在报刊发表。1998年他的第一本诗集《人间真情》出版,虽然该诗集受到省作协原党组书记蔡运桂的肯定,但他自己并不满意,遂于1998年8月至1999年8月就读诗刊社诗歌创作研究中心诗歌高级研修班。此后诗艺大有长进,从1999年开始在《诗刊》、《星星》、《青年诗人》、《作品》发表作品。2000年创办诗刊《红海潮韵》,并多次举办了诗会、笔会等。
  2004年,陈泗伟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血性男儿》。记者问及:“有些读者认为《血性男儿》是一部自传。你自己怎么看?”陈泗伟坦言书中有自己的“影子”,但是小说毕竟是虚构的艺术,许多情节不能“对号入座”。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陈泗伟就读鲁迅文学院广东青年作家班、广东文学院小说高级研究班,系统的学习让他认识到以前的不足,因此着手对《血性男儿》作了修改,并重版。
  此后,陈泗伟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大量在《诗刊》、《青年诗人》、《星星》、《中国散文诗》、《作品》、《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时代潮人》、《粤海散文》、《汕尾日报》等全国、省、市刊物发表。散文《一双旧皮鞋》获《散文选刊》举办的全国散文比赛三等奖,嵌名联获广东省作家协会举办的“凤舞西江杯”三等奖;诗歌《开在骨子里的花》、《渔人的风采》入选《广东省作家协会五十周年文选》,散文诗《尘》入选《2013全国散文诗年选》,散文诗《彼岸》入选《2014全国散文诗年选》,小说入选广东省作家协会主编的《被照亮的世界》。个人出版有诗集《人间真情》、《擦亮心眼》、《留给自己的诗》、《守望生命》及长篇小说《血性男儿》和《陈泗伟诗歌对联书法作品集》等。
  最近,陈泗伟又迷上了网文,其中《文痞当道》《黑嘴唇红咖啡》等点击率颇高。
  守住一方净土
  2003年,陈泗伟负责汕尾市书画院全面工作,不少人认为一位作家、诗人去书画院做管理工作,有点“材非所用”。
  其实,陈泗伟从小就对书画感兴趣,1982年即开始临习刘炳森的隶书。上高中时,他在当时有名的美术老师林力中的悉心指导下,作品经常在学校得奖,并参加1986年陆丰县青年书画展。从中学时代起,每年春节前他都在村里写联,平时替老人画遗像等,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
  在广东社会科学大学工艺美学系求学期间,陈泗伟曾师承广州美院迟轲、蔡克振、谭天、司徒常、杜株等老师,对各画种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1991年大学毕业后,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1992年书画作品赴澳门展览;1993年书法作品参加广东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联展;1997年书画作品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故宫博物院、中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龙脉杯”全国书画大展并获优秀奖;2007年书画作品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举办的当代中国作家书画展并获优秀奖,作品入选《当代中国作家书画展作品集》;2014参加广东省水墨作品邀请展;作品入选《2014广东省水墨作品邀请展作品集》。他的作品曾被故宫博物院、中国军事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学术院校收藏。
  陈泗伟还是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他的藏品以书画和陶瓷为主。他说通过收藏,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创作水平,比如通过涉猎历代书画,对落款、印鉴、笔墨神韵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创作相得益彰。
  主持市书画院后,陈泗伟竭力资源整合,以老带新,培养一批新人才;让书画艺术走进群众、走进基层,大量开展书画公益活动;举办多次展览、观摩活动,将名家请进来,让我们的书画家走出去。他还特别提到创办《汕尾诗书画》的意义,认为刊物是“流动的展厅”。
  “总的来说,就是为汕尾守住一方文学艺术净土。”陈泗伟如是说。(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沈洛羊)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李希到汕尾调研 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
[汕尾资讯] 杨绪松调研城区时要求 加强驾驶技能考场管理
[汕尾资讯] 石奇珠调研陆河海丰时要求 将红色基因注入新
[汕尾资讯] 省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 严防源头 严
[汕尾资讯] 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学习会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汕尾资讯] 杨绪松与黄金珠宝首饰行业企业家座谈 增进交

发表于 2015-4-12 12: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关注
发表于 2015-4-12 12: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发表于 2015-4-12 12: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4-12 12: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4-12 13: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发表于 2015-4-12 15: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4-12 21: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4-13 10: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