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村换新颜——深圳南湾街道帮扶海丰县赤石镇新城村侧记
去年,深圳南湾街道挂驻海丰县赤石镇新城村,全面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他们以突出民生为导向,智力扶贫为抓手,在加强饮水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种植产业发展,增加村民集体收入等帮扶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累计总投入帮扶资金362万元,大大改变了新城村的落后面貌,使其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新城”!公共脱贫改善民生环境
驻村以来,南湾街道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本着“真扶贫,扶真贫”的原则,对扶贫工作作出总体部署,累计30多人次率队到村调研指导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首先,驻村工作组通过挨家挨户走访每户贫困户,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帮扶措施,如实填写贫困户帮扶记录簿,已完成2013年-2014年度帮扶记录,及时准确录入扶贫信息系统,按时填报扶贫项目建设工程实施情况及填报季度和年度资金投入统计报表。
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该村村委办公楼出现屋顶漏水、地基下陷及村前广场环境脏乱差等现状,便投入帮扶资金14万元,对村道、河道、公共场所的垃圾进行大清扫、大清理,平整村前广场土地并铺设草坪,全面升级环境卫生,实现了村里的净化、美化、风景化。再投入资金81万元,新建集村委办公、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村民服务中心。另外投入90万元,整治村前广场环境及完善新城小学部分文体设施建设,建成集历史文化、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村前公园。
针对全村供水设施落后,“饮水难”的现状,该街道为村里新建了洋坑自来水池1座,并铺设6个村民小组供水主管6000米,入户分管数万米,其中洋坑、水口、农村3个村民小组自来水管接入洋坑水库,村民自筹及街道资助共计38万元;新城、傅围、水口3个村民小组接驳赤石镇自来水,投入资金20.4万元,全面改造全村自来水供应系统,惠及全村2008名村民。
产业扶贫 提高技能素质
面对新城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存在经济组织空白、产业规划空白、集体收入空白的“三空白”现象。该街道一方面联合贫困户、种植户成立“湾城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建设种植基地,搭建销售渠道等方式,引导贫困户自主自觉加入合作社,合作发展种植生产。目前,已发动5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以每亩地提供种植补助300元,形成约230亩的洋坑葛薯种植基地。另一方面,按照“物业+产业+就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街道投入100万元帮助新城村入股深圳龙岗(海丰)扶贫产业园,以该产业园带动新城村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为村民外出就业和就地就业提供了新的空间,仅此一项将为新城村集体经济每年至少增收5万元。
由于该村贫困户文化水平低,掌握科学种植技术欠缺,农作物产量少,就业渠道受限制等问题,该街道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技能培训方案。一是统一协调,形成合力。联合赤石镇其他驻村单位,聘请专业老师,挑选实用性强、版本最新的教材,组织贫困户统一开展关于农业种植技能培训2次。二是分类培训,针对性强。柑桔种植在新城村有良好的种植基础,可加大开发力度,培养成新城村农业生产主导产业;通过联合县、镇政府相关部门,举办柑桔类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培训。三是提高素质,辅助就业。通过对贫困户岗位就业技能培训,为农村送去致富知识,并成功推荐外出务工17人;另外,在普及科技的同时帮助农民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减少他们在致富道路上的障碍。
教育治贫 提升智力素养
针对新城小学“六室一场”基础设施空白而面临被停办的情况,街道领导高度重视,通过财政资助及筹集社会资源的方法,帮助学校的配套建设。一是帮扶学校新建标准篮球场1个,投入8.4万元;新建公共厕所1间,投入10.9万元;改造电脑室2间,投入7.2万元;二是捐赠教学电脑30台及其他电脑设备,折算资金约14万元;学生书包120个,图书杂志及体育用品1批;三是更换教室门窗及加装防盗设施等,让学校硬件教学基础设施、校园环境迅速提升,保障了新城小学继续办学教学,确保适龄儿童能就近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新城村贫困户适龄儿童“普九”毛入学率达100%。
另外,该街道发动社会组织到村开展扶贫济困活动的过程中,帮助村民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新城村傅围村民小组农民傅华祥儿媳妇黄银花,患上风湿性心脏病,经广州市人民医院诊治,急需住院做换胸膜手术,难以支付巨额的治疗费用。鉴于该户家庭的特殊情况,街道领导杨炳华专程到村走访慰问,代表街道捐助1万元,并发动南湾商会组织捐资1万元,帮扶解决部分治疗费用。
该街道南湾商会多次到村开展活动,并走访慰问新城村28户五保家庭,合计捐助生活补贴1.4万元。街道丹竹头社区计生协会一行到村开展计生服务活动,为村民免费提供计生健康知识咨询、赠送计生宣传册、计生用品等。
该街道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老党员生活情况,体现党组织对党员的关心和爱护。该街道扶贫办在“七一”前夕对新城村31位老党员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合计捐助慰问金1.86万元。
在安居、医疗保险方面,该村2013年度已全部完成24户农村低收入困难户住房改造项目,落实补助资金每户5000元;2014年度24户农村低收入困难户住房改造正按要求如期进行中。目前贫困户60周岁以上老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贫困户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郑冰利)
{:4_102:} {:5_142:} {:4_102:} 希望被帮扶对象经过帮扶后能够自强自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