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东江遗珍——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五地出土文物联展”在深圳市博物馆开展。我市有14件藏品参展。 这次我市参展的14件出土文物,都是海丰博物馆收藏的精品,其中2级文物1件,3级文物2件。这件2级文物是新石器晚期的青玉琮,系上世纪八十年代红海湾渔民在白沙湖附近一个叫“三舵”的地方挖贝壳时挖到的。这件青玉琮玉质温润,打磨圆滑,雕工简练,因此被评为二级文物。在本地没有这样的材料和工艺,推测是沉船上的遗物,它是汕尾自古以来就有海上通商贸易的一个见证物。2件三级文物是青铜短剑和青铜矛,年代为春秋时期,也是上世纪80年代渔民在海丰鲘门的海边挖贝壳时挖到的。当时挖到了十几具尸体,其中三具没有头的尸体肋骨中分别插着青铜短剑、青铜矛、青铜錍。专家认定这里曾发生了一场部落战争,并且很早就有“割头请功”这种战争方式。 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五市同属东江流域,一脉同源。根据《珠三角深莞惠一体化+汕尾河源(3+2)五市文化合作联动》框架,本次展览向世人展示了东江流域先人创造的历史文明的精华部分,将为观众带来精神上和视觉上的享受。(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沈洛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