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阳光 于 2015-7-10 13:13 编辑
陆 丰
昨天上午,针对今年第10号台风“莲花”将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的情况,陆丰市党政领导奔赴各地指挥抗风救灾工作,并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连续作战,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郑佳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责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挥党员干部作用。各级党政一把手和奋战在抗台第一线的同志要坚守岗位,加强值班,凡是属于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地方,特别是出现险情的地方,领导一定要到现场了解情况,指挥调度。
接到台风“莲花”消息后,陆丰市迅速启动防台预案,全市各地党员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做好抵御“莲花”的各项准备工作。昨天上午,陆丰市紧急召开了几套班子会议,部署抗击台风袭击具体措施。随后党政领导迅速分赴各地,检查、指导各地防台抗台工作。要求各镇、场区要充分认识台风危害性,绝不能有丝毫麻痹侥幸心理,要把防台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按照防台风工作预案,迅速行动起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市水利局组成四个检查组,分赴各水库,嘱咐管理人员注意水位变化,管好水闸,要求水库工作人员,一定要在台风来临之前抓紧加固好塘坝,确保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组织人员对海堤围实行巡查,迅速组织近海人员转移;各镇、场区也于当天完成了各类人员的转移任务;该市水产渔业局领导也深入各沿海镇,指导渔业抗台风工作。
前天下午,该市2227艘渔船己全部安全靠港;渔排人员40人,100%转移上岸;五保户、危险区域人员已100%转移。该市准备的抗台风机械、抢险工具、编织袋、石块、桩木、沙石料也全部到位,4500多名应急抢险人员已分赴各地。昨天,陆丰市党政几套班子领导分头深入各地,看望慰问基层党员干部和被转移群众。(记者 李济超)
城 区
城区扎实做好今年第10号台风“莲花”的防御、抗击工作,千方百计把台风“莲花”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7月3日,台风预警后,市委常委、城区委书记陈少荣亲自部署防台风工作。
9日,该区三防抢险中心突击队和各镇(街道)、村(社区)抢险、自救队伍共2500多人集结待命;全区渔船100%返港,渔民、渔排人员100%上岸,四种高危区人员100%转移;危房、低洼地段简易房、户外施工作业人员100%转移到安全地带。香洲街道、凤山街道2555户共11652各需转移的居民亦全部落实转移地点;并做好转移预案。该区水利、住建、教育、旅游、农业、经信、民政等部门闻风而动,全面排查水利设施、建筑工地、简易工棚、临时厂房、户外广告牌、各学校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加固、组织抢收作物等。同时,还落实一批抗灾救灾物资,确保抗灾、救灾物资能及时供应。(通讯员 钟训成 周贵毓)
海 丰
在台风“莲花”来临之前,海丰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迅速奔赴各挂驻镇场、各责任库闸、防汛地带,驻守第一线,指挥组织抗风救灾工作。
7日,该县通过下发文件通知,并在微信平台、电视新闻、网络媒体等渠道发布信息,要求各镇场、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动员、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在台风来临之前,全面抢收夏粮、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及早应对,做好大棚、畜禽栏舍等生产设施加固和果树等作物防风处理,减少损失。
8日晚,该县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抢抓台风登陆之前的黄金时机,落实好防台风工作: 9日上午10时,再次紧急部署防台风工作落实防台风措施:一是组织沿海的大湖、联安、鮜门、小漠四镇大小渔船全部回港避风,船上人员全部上岸,组织住在危房险舍及低洼地带的人员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二是组织县城地区住在危房的群众进行就地转移,组织人员检查加固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全面检查建筑工地加固吊塔、脚手架和地下下水道、城市排洪等设施,组织公安交警部门维护好路面秩序,动员三轮车、摩托车不要上路,确保车辆安全行驶;三是组织对黄羌、平东、赤石等山区镇(场)易发地质灾害区域,抓紧开展地质灾害巡查监控,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对人员财物的损害。
通过各地各单位全力奋战,在台风登陆前,全县动员了980艘渔船回港避风、 1000余名海上作业人员上岸避险,居住在建筑工棚、板房或低洼地区的 8500余名群众转移到学校、村委等安全区域,山洪易发地区和泥石流威胁地区的600余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做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防台风“四个百分之百”。
9日下午台风登陆及回南后,该县随即发出关于开展抗灾复产的紧急通知,部署了11个方面的抢险救灾和灾后复产工作。各地各单位按照县里的部署,迅速组织力量投入到抢险救灾和恢复灾后生产之中。
至9日晚上6时,全县城乡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秩序。(记者庄小杰 通讯员余作明)
陆 河
随着台风“莲花”登陆后继续西行,陆河县境内降雨逐渐加强,7月9日12:30分,该县立即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应急响应,全县认真按照《陆河县防汛防风防旱应急预案》严密做好“莲花”台风防御工作。
从7月7日开始,该县领导和县直机关单位人员迅速下到各个挂驻镇村协助抗风防暴雨工作,严格落实防台风工作责任,并派出纪委监察部门深入各单位检查人员到位情况。该县三防信息接收应急保障系统保持全天24小时良好运行,与全县8个乡镇三防办进行实时对接互动,做到及时、准确、有效掌握各地三防动态。同时,加强做好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防风避险工作,该县各部门按照照防台风“三个百分百”工作要求,对危险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各地山塘、水库、在建工程等,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措施;各镇、村及时转移居住在临时工棚、危房、砖瓦房及低洼区域人员,特别是把外来务工人员、独居老人、五保户和留守儿童转移到安全地方;各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建筑设备、脚手架、户外广告牌、道路绿化树木等基础设施进行加固,如该县地方公路管理站第一时间到现场抢修受损地方公路;该县卫局做好人员、医疗器械、计算机及救护车辆洪涝灾害防范工作;该县财政、民政、供电、供水、通讯、公安交警等部门也按预案各司其职,做好相关保障工作。该县还严格按照“预案到位、预报到位、预警到位、转移到位”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次生灾害防范措施,派出人员到南万、螺溪等镇加强对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巡查监示,组织受山洪灾害威胁群众迅速安全转移,确保应急管理和抢险措施落到实处。(记者洪广凭 通讯员廖永肖)
红海湾
7月7日至9日,红海湾开发区切实做好防御台风“莲花”工作,召开全区防台风工作会议,迅速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9日,全区渔船全部回港停泊;在海上渔排养殖的作业人员也安全转移上岸;全区各处水利工程设施已配备了抢险人员和物资。
该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坐阵三防指挥防台风工作,并按挂驻水利责任工程,检查指导各地各重点水利工程,切实做好防灾抗灾工作,确保每个点都有领导在一线指挥。同时,大力开展全面检查整治行动,抓紧排查隐患,突出抓好水利工程、危房户与孤寡老人的安置转移、落实救灾物资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防范工作,并落实应急措施,力促台风期间开发区通讯、交通畅通,电力和自来水供应正常。
该区各地、各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重点水利工程落实24小时专人负责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记者 林志鹏 通讯员 吴华盛)
侨 区
7月9日,华侨管理区多措并举,积极防御台风“莲花”。
该区按照省、市三防部门的批示,及早准备,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一是补充防汛物资,按照省防总所定的标准,千方百计备足防汛物料。二是加强值班,配强三防值班人员,注重汛期风情雨情的跟踪预报和传送。三是保证水库安全运行,执行病库控制运行、险库腾空库容度汛的原则,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四是加强三防通信设备的检查维修,确保防汛指挥政令畅通。
该区各办事处在汛期加强对辖区内水利设施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贯彻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区管委领导、区直各单位提前到达挂钩单位,下到基层,靠前指挥防御工作;加强三防信息交流,提高三防指挥决策能力。区三防办密切同上级三防、气象部门联系,及时准确为三防指挥部提供三防信息,提高三防指挥决策能力,达到防洪减灾。该区还按照就近转移的原则,在灾情发生前转移多户危房住户到安全地带,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 彭伟栋)
7月9日,台风“莲花”正面袭击我市。针对可能发生的险情,我市各地各部门提前做好群众转移避险工作。图为汕尾边防支队官兵正在帮助汕尾港当地渔民安全转移。
汕尾日报记者 吴广廉 陈奕武 摄 陆丰市甲东镇一广告牌被台风吹倒。 汕尾日报记者 孙彦修 摄 华侨管理区不少树木被台风“莲花”吹倒。图为该区华兴路被吹倒的一排树木。 汕尾日报记者 彭伟栋 摄 7月9日凌晨2点多,城区二马路一处高压变压器突然起火,供电中断。附近的居民拨打了电力服务热线,抢修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全力抢修。凌晨4点多,该片区恢复了电力供应。 汕尾日报记者 郑燕珊 摄 昨日,受台风影响,市区大多数菜市场内许多经营摊档暂停营业,超市副食生鲜销售情况良好。据了解,昨日部分超市生鲜食材被抢购一空,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等非常热销。图为市区一超市内,前来购买方便面的市民络绎不绝。 汕尾日报记者 杨甜 摄 来源 汕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