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8559|回复: 0

[华侨区] 抓好党建惠民生 —— 访华侨管理区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晓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1 10: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抓好党建工作,贵在找准定位、理清思路、创新举措,使党建工作由‘虚’变‘实’,务虚以促实,真正围绕经济发展中心、紧贴群众民生大计,服务于侨区的振兴发展大局。”华侨管理区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晓佳对记者说。

曾晓佳说,今年以来,华侨管理区区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承担起基层党建的政治责任,突出主题、贯彻要求,重点抓工作部署、抓责任分解、抓工作指导、抓经费保障、抓督查考评,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工程,结合侨区实际,把站好侨区“发展基层经济岗”作为今年“书记项目”的重点任务来抓好落实,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和能力。

曾晓佳认为,抓好党建的目的是为了惠民生。为此,区委领导班子成员直接挂驻联系村(社区),侨区九个村(社区)均已落实“三个固定”要求,各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于每周一在固定地点接待来访群众,并在每周二抓好汇总工作,逐一进行解决。据统计,侨区区委、管委会领导共接待群众63人次,走访群众93户,收集群众诉求25件,已解决20件。特别是在开展驻点联系工作中收集到的侨区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问题,侨区区委、管委会花大力气进行整顿,今年初投入24.5万元在全区建设52个垃圾池,开展多次爱国卫生运动,强力整治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卫生、违规乱建乱搭、占道经营等问题,有效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近日,侨区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群众对改进侨区环境卫生的相关意见,出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案,并于7月起实施。同时,今年已投入102.6万元帮助9个村(社区)解决村道扩建、农业排灌沟渠清淤畅通、装路灯等13个基层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近日,再次投入25.3万元用于9个村(社区)河道清障、水利设施维修建设等,确保安全度汛。侨区还于今年1月起执行2015年省、市城乡低保扩面提标要求,并启动医疗救助“一站式”建设,逐步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以缓解贫困群体因病致贫返贫造成的生活困难。全面铺开危房改造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归难侨群众“住房难”问题。截至2014年底,完成了1252套危房改造任务。

侨区领导深入一线、了解实情,参与全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并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摸实情、听民声,针对突出信访问题,强化责任落实,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解决问题时限。在协调解决群众信访诉求的同时,更注重从改善民生的角度去帮助群众解决现实生产生活困难,把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曾晓佳表示,侨区在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过程中,根据中央和省委“年年排查,年年整顿”的要求,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对华兴办事处第九居委党组织进行全面深入排查摸底,制定了问题清单,建立了整顿台账。通过进一步配强基层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突出党建工作责任制等措施,集中力量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截至目前,对该村开展走访调研5次,化解信访矛盾3个,制定发展规划2个,确定发展和民生项目4个。通过集中整顿,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使软弱涣散党组织班子进一步健全、战斗力明显提升、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曾晓佳还说,搞好基层工作,人才是龙头、是关键。为了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侨区积极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对9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集中轮训,重点培训理想信念、政策理论;对47名村(居)干部进行了集中轮训,重点培训实用技能、管理能力,通过培训提高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干部宣传政策、化解矛盾、为民办事的能力。为了不断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针对农民党员队伍比例偏低、年龄老化的实际,侨区采取重点培养、组织引导等多种方式,把经济能人、种养大户、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致富能手和有带富能力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壮大了基层党员队伍,改善了基层党员队伍结构。(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彭伟栋  通讯员 李焱 )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华侨管理区筹集资金于今年建成了新点桥新桥,
[汕尾资讯] 侨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
[汕尾资讯] 侨区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汕尾资讯] 侨区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汕尾资讯] 10多位陆丰爱心人士到华侨管理区敬老院开展慰
[汕尾资讯] 侨区人民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