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0943|回复: 0

[海丰] 海纳百川汇英才——海丰县引进人才“百人计划”项目纪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1 10: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加快发展中的海丰,求贤若渴;转型升级中的海丰,海纳百川。
  自引进人才“百人计划”项目入选全省首批“扬帆计划”人才项目以来,海丰县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完善工作制度,努力创新引进模式,致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县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形成,人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效益日益凸显,为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完善政策  形成人才集聚磁场
  熊杰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曾在英特尔美国、成都公司担任质量工程方面要职,却放弃安逸的生活和优厚的待遇,毅然选择来到海丰。当初为何选择到这里?面对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熊杰然认为,海丰良好的政策环境让他下定决心在此发展。
  吸引人才,政策为要。近两年来,海丰县结合当地人才实际情况,在《海丰县引进人才“百人计划”项目》的基础上,制定印发《海丰县引进人才“百人计划”项目实施细则》、《海丰县引进人才“百人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海丰县引进人才“百人计划”项目考核办法》和《海丰县党政领导联系重点人才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基本涵盖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和服务等各方面。
  在县科技发展基金扶持的基础上,为保证人才经费长期稳步有效投入,海丰县设立引进人才专项资金,以政府投入为基础,采取鼓励社会赠助、争取上级扶持等方式筹集资金。两年来该县投入220多万元,同时得到省“扬帆计划”人才项目专项资金80万元的扶持,以“实效性、创新性、示范性”为导向,采取重点项目、重点扶持。
  正是一系列有含金量的人才政策,产生了人才加速集聚的磁场效应。项目实施以来,海丰县以招聘的方式刚性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10名;采取合作或聘请的方式柔性引进科研团队3个、教授级专家6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才4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28名。同时,通过专家传帮带、组织学术讲座、选送进修等形式,较好带动了一批本地高层次人才的成长。目前该县高层次人才资源总量520人。
  培育载体  搭建人才发展舞台
  李元文于2006年7月获得西华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硕士研究生,在辗转国内多家大型公司后,于去年来到位于海丰县老区经济开发区的广东宝塑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运作总监,组建起一支新型材料研究开发团队,致力于新材料开发及应用。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近两年来,海丰县既坚持刚性和柔性相结合,以招聘的刚性方式、合作或聘请的柔性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及科研团队。也注重依托自身特色产业和优势,围绕该县重点扶持企业和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以产业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做到上一个项目聚一批人才,引一个项目引一批人才。2012年以来该县引进科研团队5个,建立市级研究中心2个。同时,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需要,设立科研课题和产业升级项目,加大对人、财、物的投入,激励引进人才积极发挥才能作用。
  正是有了良好的干事创业平台,在海丰县,引进来的高层次人才有用武之地,本土人才在“传、帮、带”中逐渐成长,直接推动了该县一批科研项目的创新发展。栢林电子封装材料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公司两年来获得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进入审核阶段,2013年年底向国家科技部申请了2项高新科技产品认定申请。宝塑科技有限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环保塑料科研项目团队,开展研发项目有《高流动增强聚碳酸酯自能手机专用料》等,被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推选申报2013年省“扬帆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县教育系统两年来引进15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极大优化了全县教师队伍结构,多人在多项省市级学术研究课题中担纲课题主持人。
  海纳百川汇英才。今日的海丰,有利于人才集聚、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已经形成,一批批实干之才、创新之才不断前来。(通讯员 钟必远)
--汕尾日报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海丰封停无证幼儿园139所
[汕尾资讯] 海丰县海城镇南门社区的干部协助交通民警维持
[汕尾资讯] 海丰公安开展社会治安整治统一清查
[汕尾资讯] 海丰签订首饰产业环保聚集区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汕尾资讯] 海丰深入整治占道经营
[汕尾资讯] 海丰印制十万份消防宣传单 推动火灾隐患整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