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在城区凤山街道香洲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有4、5位村民及5、6位中小学生正在聚精会神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册。社区一位干部高兴地对笔者说:“今年社区被市委宣传部定为“全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后,城区委宣传部送来一些关于这方面学习资料,晚上时,社区干部只要有空闲都会主动来这里学习。”另一村民接着说,他主要是来看养殖业方面的科技书。
作为全市2个创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之一的香洲社区,该社区为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不断筹资,至今已投入100多万元建起面积300平方米的3层文化活动中心,现有各类图书2000多册。社区书记黄宜钦介绍:“我们文化活动中心的图书定期更新,在这里,农业科技、实践与理论类、小说和童话的图书最受社区干部、村民及学生喜爱。今年来,社区承办了城区创编的大型渔歌剧《默娘》的排演任务,今年2月、4月在市马思聪文化中心举行公演后,在市区群众中引发对《默娘》渔歌剧讨论的热潮,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文化效果”
据了解,“书香城区”是全省 “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的优秀项目,经过6年的实践,已发展成为城区的文化品牌,对提高民众阅读热情与提升文化修养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该区文化建设,营造了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在开展“书香城区”活动中,该区区直、企事业单位、学校、镇(街道)和社区(村)不断健全学习机制,确保了单位有书籍,公共场所有阅报栏,党员干部家里有书房,工厂、学校有阅览室,营造了积极健康的读书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目前,该区直、企事业机关单位、街道(镇)、村(社区)都有各类图书室、阅览室,其中新港街道图书室投资80多万元建成的“农家书屋”已成全市示范点;全区建成5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已落实选址正在筹建的有2个,建成的5个综合文化站面积最小的350平方米,最大达到820平方米;村(社区)文化室28家,农家书屋65家、文化广场36个;全区93个村(社区)都有500至2000册藏书,凤山街道香洲社区、马宫街道的金町村和捷胜镇的大流村今年被省新闻出版局定为文化示范点。全区中小学校基本上都建立图书馆,城区汕尾中学、新城中学、田家炳中学、凤山中学、新港街道中心小学等学校,为进一步促进校园读书活动的开展,还办起了校报校刊,其中汕尾中学被省教育厅评为“2009年广东省书香校园”。
此前,城区委宣传部启动了以“提升市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书香城区”全民读书活动。该区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把创建文明城市与开展“书香城区”系列读书活动结合起来,编写印制《汕尾市城区市民行为规范宣传手册》,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和学生学习读书,参照矫正自身言行,树立文明形象;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文明礼仪讲座和道德讲堂,对干部、群众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授爱国、感恩和仁爱等传统美德对一个人成长及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的作用;通过分类分层,最大限度地整合辖区阅读资源,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进机关、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让读书之风弥漫在全区的每一个角落。同时,积极开展、挖掘和保护汕尾渔歌等地方传统文化,今年初,筹资300万元,精心编演了我省首部大型渔歌剧《默娘》,不仅推动汕尾渔歌的传承创新发展,打响渔歌文化品牌和弘扬妈祖文化,也丰富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容,弘扬特色文化;5月份又筹资100多万元,举行以“弘扬特色文化、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汕尾渔歌《疍家风情》组歌专题演唱晚会。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书香城区”系列活动开展带来的实惠。
“润物无声,滋养文明。”目前,城区大街小巷书香弥漫。书店、图书馆、校园、企事业单位,处处可见市民捧着书本的身影。“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城区”已成为许多城区人最新潮的周末度假方式。在书店、图书馆,前往学习、看书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尤以青少年读者最为活跃。“书香城区”系列读书活动使城区这座海滨城市,更加文明美丽。(来源 汕尾日报 通讯员 陈辚 陆海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