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面积3169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师生3150多人,平均占地仅有1平方米,10年多来无发生安全事故,教学质量20多年来名列市区前茅,并被《中国教育报》赞誉为‘新人的摇篮’、‘沿海德育明珠’。这些成绩取得,靠的就是学校多维的管理和家庭、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在近日召开的全市“三教结合”现场会上,城区新港街道中心小学校长陈少青以此介绍该校开展“三教结合”的教学情况时,获得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教育同行的高度好评。
新港街道中心小学创办于1950年,属汕尾红卫渔民子弟学校,是汕尾市第一所“市一级学校”。该校一直以来,坚持“三教”合一的教育方针,努力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务实推进“三教”协调结合,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创设最优化教育环境,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校园环境越来越文明和谐。近几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奖”、首届“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优秀家长”、“汕尾市文明学校”等。学生家长黄少华被评全国“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好家长荣誉。有369篇教师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182篇在全国、省、市刊物发表,有48位教师获区级以上辅导奖。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在学校教育中,该校一方面在学生中开展“有为”活动,加强对学生行为引导,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高扬自信风帆。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该校通过开展轮换制度,由学生自荐报名参加竞选,每学期分四个阶段轮换,提高学生的自信和热情,一年中每个班有80%以上的学生主动参与了班里的管理;自主评价促文明。实践证明,该校的这些做法,培养了学生的才干,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自主管理的能力,也为校园正能量培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校有18名学生被评为“省优秀少先队员”、学生在全国、省、市、区举行的美术、书画、征文、数学、读写、科技创造、文娱等多种竞赛中共获奖600多人次。
注重文化品德熏陶
“文以化人,教以育人”,“在文化中熏陶,在体验中成长”是该校坚持的德育理念,注重文化品德熏陶,使该校在实施文化德育的方针过程中,走出一条康庄的育人大道,形成具有时代精神和校本特色的德育文化。
为了营造和谐、温馨校园,该校从校园文明礼貌用语使用抓起,一点一滴引导学生规范行为、文明有礼,并将师生行为规范要求汇编成册,师生人手一册通,行为规范人人学;通过精心布置“学校简介”、“荣誉名册”、“星星火炬”、“与法同行”、“传统文化”“卫生常识”、“读书专栏”、“评比争先”、“作品展示”等八大系列的固定专栏共38处,美工标牌200多块,名人名句200多幅和流动红榜等,让校园散发着文化和励志的育人气息;以创建省“书香校园”为契机,开展了班级图书角、温情捐书活动、共建大型阅览室、“浴沐书香、体验快乐”读书节等活动;以鼓励灵动、个性发展为原则,坚持对学生艺术才能、艺术素养的培养。在校园内长期设有展示学生作品的园地,举行才艺展演活动,活跃校园生活,培育挖掘人才。同时,该校立足渔区优势,确定“渔歌文化”为学校特色文化,编写了《渔歌》校本教材,为渔区教育谱写新的篇章。以渔歌课题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国首届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二等奖、广东省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特等奖、广东省“少儿歌曲”创作二等奖等等。
联系家长积极互动
为了确保家校联系畅通,该校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依托校讯平台,及时的把校园动态、家教常识、温馨提示等向家长发送,许多家长也能积极回应;发放告家长书,每学期最少发8次以上;建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代表会,发放“家校联系卡”和开设校长接待日,增加学校领导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建立网络班级,为班主任直接与家长、学生提供互动平台;通过开展上门家访和亲子活动,增加学校与学生家长的和谐互动,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身健康成长。同时,为加强对学生的假期管理,精心设计了“安全意识”、“手足情谊”、“文明礼貌”、“卫生习惯”、“锻炼身体”、“家务劳动”、“勤俭节约”、“温旧知新”和“自定项目”等11项,由家长对学生的假期行为进行评价,由老师、学校给予总结。这些年,在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下,创建和谐文明平安校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社教彰显良好效能
为了让学生更好走进社会大课堂,锻炼他们的社会感受能力、提高培育理想信念,该校经常组织学生到海丰红宫、彭湃故居、文天祥公园、鼎坎山烈士墓等基地参观、学习、缅怀;通过与海军驻汕部队开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动,聘请海军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组建“少年军校”,组织师生送戏到军营;与交警大队等部门合作,组织学生上街当“小协警”;组织开展“亲子拓展活动”、“劳动乐园学技能”、“社区里的小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与中央电视台“快乐体验”栏目组合作,以该校学生为主角,拍摄了水鸟之乡、陆丰皮影、竞技帆船、出海捕鱼、汕尾渔歌等汕尾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和汕尾电视台连播一周,反响很大,为提高汕尾知名度做出了一点贡献。同时,通过开展爱心助困和清洁市容、保护环境等学雷锋“火炬接力”活动,引导学生富有爱心,树立乐于助人的精神。今年来,该校举行2次“爱心义卖”活动,有2000多名师生共拿出4000多件心爱之物,在学校操场设摊义卖,共卖得3万多元善款。(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陈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