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海丰县委、县政府、海丰县人民武装部向市双拥领导小组递交正式文件,申报海丰为第十届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县)”。以此,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环境。
2004年以来,该县发扬优良传统,通过开展争创“双拥”模范县,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双拥模范县”;连续10多年先后被评为国家、省、市征兵工作全优县。该县境内现在10多个驻军单位,有广州军区定点野战海训重要基地和省军区防空兵训练基地,每年都有野战部门在该县的鲘门、小漠、大湖、赤坑等地进行军事训练,海丰已成为广州军区、省军区高炮训练和试验基地。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营造争创双拥浓烈氛围,该县去年8月1日成立了创建“双拥模范县”筹备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全县上下,军民同心,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双拥”创建工作。做到了强化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拥军优属机制、拥政爱民机制、优抚安置机制、共建共创制度、双拥事业单位建设、全民双拥意识和双拥的配套保障。
去年“八一”建军节以来,该县争创“双拥模范城(县)”气氛渐浓。去年8月,该县举办了国防教育专题讲座,增强干部群众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社会氛围。海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国防教育基地的建设,红宫红场、海丰烈士陵园等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新建的海丰革命烈士纪念馆暨革命斗争纪念馆的陈列布展即将完成,指日开放。
该县深入开展军民共建人口计生工作试点活动,创新建立了“兵民联动、典型带动、合力推动”的军民共建人口计生工作新模式,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开展向立功官兵家庭送喜报活动。今年1月29日至31日,适逢春节前夕,虽然已是腊月寒冬,但革命老区海丰县却涌动着一股暖流。该县领导和人武部、民政局的同志驱车直奔各镇四乡六里,亲自把18名子弟兵军营立功受奖的大红喜报,送到他们家里,并举行了气氛热烈的“光荣之家”挂牌仪式。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人民网等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与此同时,该县非公有制单位大力支持部队建设,军民携手共建蔚然成风。海丰仁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仁荣中学董事长陈介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多年来,他捐助驻军部队硬、软件建设400多万元,为地方国防建设作出了无私奉献。近年来,仁荣中学在海丰县人民武装部的指导下,开展“双拥”创模工作,学习部队作风、生活精神,军民共创文明学校,使学生培养成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新”的祖国未来接班人。这些年来,仁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支持武警中队40多万元,建设了哨台、驻地围墙,购买学习资料,提供荔枝、龙眼果苗等,帮助完善设施和绿化军营,并为该中队新建了图书室、训练馆。陈介仁了解到复退军人陈某某的两个在校读书的女儿经济有困难时,照顾她们三年免费入学。
目前,海丰县结合新形势下的新情况,不断丰富“双拥”内容,创新“双拥”形式,增创优势,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双拥模范县”创建活动,形成了党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大好形势。(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