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底,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海丰县中荣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芳荣又因其为农、助农、支农业绩突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喜讯不胫而走,许多熟悉他的人说,芳荣获此荣誉实至名归。
创办合作社 助农铺“富路”
由郭芳荣创办的海丰县中荣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涉及农产品种植业、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是一家产供销一体化、农科教相结合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单位,被认定为广东省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郭芳荣创办该合作社的宗旨是:“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他一直把为农、助农、支农作为一项社会责任来担当,为农民朋友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针对汕尾地区相当部分农户在种植作物过程中存在着施肥、使用农药不规范、不科学,导致成本增加、生态环境受影响的状况,郭芳荣当机立断,在合作社成立了一支服务“三农”的团队。这支团队每月定期无偿到全市、镇场的田间地头宣传讲授科学施肥、用药等专业知识,以及讲解如何做好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同时,在合作社设立农田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科学种植,改变农户传统守田、不科学的耕作方式,树立科学种植的观念和意识,以此推动农户通过科学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经济收入。此外,还定期举办科学种植培训班,传授科学种植和科学使用农产品的新知识,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收集各种农资产品的反馈意见,加强对科学使用农产品的指导,做到了对农民无微不至的贴身关怀。
建设特色园 破解产销难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绿色、环保、无公害“菜蓝子”工程,让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菜”,郭芳荣在经过多方调研和听取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启动了罗山现代农业特色园区的建设。
该园区位于海丰县可塘镇,种植面积680亩。经营模式采用租用耕地,以“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即中荣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化肥,种子、农药、技术指导,农户负责田间管理及生产等环节,作物收成后由合作社随行就市收购或签订协议按保护价收购,最大限度地规避因盲目种植而导致的市场风险,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郭芳荣对园区实施科学、规范、严格的管理,并打出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品牌,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市民代表对园区作物的种植、管理、施肥等环节进行监管和监督,从而打消广大市民的疑虑,扩大品牌的辐射力、说服力、感染力。
下一步,将郭芳荣计划在联安、赤坑、陶河等地农业产区建立若干个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农户种植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的果蔬、水稻、黄豆、番薯等特色农作物,逐步在全县至全市推广,并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无公害或有机认证,从而达到农业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的目的。
做大金针菜 打响特色牌
黄羌镇虎噉村金针菜外观美,而且品质靓、口感好,具有健胃消食、养心解忧等功效,被中国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以前,种植金针菜的菜农,以传统的生产和加工方式进行粗耕作业,采摘完全靠人工,花蕾的成长也无法控制。由于生产的落后局面难以改观,严重打击了菜农的积极性,最低潮时,全村仅有56农户种植近235亩金针菜。
郭芳荣在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大学等学术单位的帮助下,联合供销社、农业局等部门开展调研,认为该项传统特色品种可挖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于是,果断投资了500多万元,在虎噉村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扩建金针菜加工厂,创建了“合作社+农户+基地+加工厂”的经营模式,根据生产需要改进技术,设置由杀青、干燥、包装的机械化生产线,其中一条是利用太阳能烘干的生产线,确保雨水季节金针菜干燥生产和产品品质,使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郭芳荣通过创建品牌、广告宣传、设计新包装、转变生产及销售模式、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措施,促使金针菜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走上新轨道,形成产业链,带领该村农户增产增收。如今,该村金针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亩产量大幅提高,价格一路飙升,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来源 汕尾日报 通讯员 曾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