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8028|回复: 11

[汕尾] 为残疾人设计更灵活的“脚”(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8 0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1762CFCAADC6D1E3AB017045CECF7A.jpg

1734CFB026E84C04E4A5461F9EF8D389.jpg

67CBF4121CA022C28B0BB08791EA8D5E.jpg
吕伟涛设计的“关节式减滑拐杖头”,能有效防滑,使用者即使在45度角的斜面站立也不易打滑。
4E8FCB5F50344237325733CE5903FB0B.jpg
吕伟涛的专利证书

  专利达人“铁拐吕”吕伟涛:

  就是生命力

  “好点子的身价是没有上限的。点子是所有财富的起点。”(拿破仑·希尔语)创造发明不只是为了追求特立独行的个人智慧,更在于能够给这个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面谱”版汇聚的这一群人,或许他们不是载入史册的发明伟人,但是他们的创意与智慧渗透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之中,带来方便与实惠。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张映武

  吕伟涛,出生于汕尾市海丰县的一户农村家庭,儿时因一场重病导致他双腿残废,几十年来需借助拐杖方可行走,艰难的生活练就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他身体力行,致力于为残疾人群发明和设计残障用品,多项发明获得了国家的发明专利,也方便了许多残疾人士,先后荣获“广东省残疾人十佳创新人物”、“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省吃俭用 鼓捣发明

  吕伟涛并没有因为残疾而自卑,过去艰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坚强性格。儿时因为家境贫困没钱治病,他只好把畸形的双脚捆在床板上,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强忍着巨痛,硬是将腿脚拉直,为学拄拐杖行走创造了条件。学会靠拐杖站立后,吕伟涛心中渴望通过上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在家里自学了许多课本,13岁时他给村里小学校长写了一封渴望读书的信。校长被他的真诚打动,破例同意让他直接入读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吕伟涛入学后拼命学习,后来一直读到县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吕伟涛一个人到广州、深圳等地打工,半个多月来四处碰壁,他最后只找到了一份没底薪的业务工作,面对许多人质疑的目光,吕伟涛却满怀热情,坚信“付出会有回报”。有一次,他要去拜见客户,天却下起了大雨,为了如约去见客户,无法撑伞的吕伟涛,艰难地拄着拐杖走在倾盆大雨中,当他浑身是水出现在客户面前时,客户由衷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那次他取得了一大笔订单。凭着这股韧劲,吕伟涛很快就成为公司里的业务主管,用行动向周围人证明了残疾人同样可以做好这份工作。

  在与残疾朋友交流中,吕伟涛发现残疾人用品存在着许多缺陷,他萌生了改进残障用品的想法,希望通过自己的创新发明来改变残疾人的生活。吕伟涛开始省吃俭用,把有限的资金都花在购买材料和工具上,他虚心请教了许多专家,不断琢磨残疾用品的改进方案,动手制作模型、样品,做好后由自己在生活中试用,而且还寄给各地的残疾朋友试用,根据反馈意见对产品进行改进。

  拐杖头上新发明 “铁拐吕”崭露头角

  吕伟涛深知拐杖对于伤残人士的重要性,他小时候初学拐杖时,由于双腿使不上劲,全身的重量几乎都在拐杖上,遇到潮湿或不平坦的地面很容易摔倒,受尽拐杖滑倒之苦的他那时就在想,要是有一副防滑、防摔的拐杖就好了。

  近年来,吕伟涛将目光投向了拐杖头的设计,他从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现有拐头多为同心圆胶头,在排气作用下会产生不受控制的滑行,容易产生打滑、易磨损等问题,特别是像银行、酒店和洗手间等场所多是光滑的地砖,撑拐杖时很容易打滑,这给残疾人的生活、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吕伟涛决定对拐杖头进行改造,他自学了机械、电子和材料等专业知识,通过反复试验和测试,捣鼓出了新型的“关节式减滑拐杖头”,这个拐头由杖套、底垫和关节三个部分组成,底垫使用了特殊的防滑材料,在光滑有水的地砖上防滑作用显著,它还可以旋转和活动一定的角度,使用者即使在45度角的斜面站立也不易打滑。

  吕伟涛的这项“关节式防滑拐杖头”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且很快就获得了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这项发明推广后,很快就被汕尾市残联、南京市残联、北京市残联等机构采购来发放给残疾人士使用。在首届全国肢残人辅助器具创新设计大赛上,他发明的 “拐杖头”荣获了发明创新奖,被许多人称呼为“铁拐吕”。

  发明“手动刹车”

  实现无脚驾驶

  虽然双下肢残疾,但吕伟涛也是一位汽车爱好者,他一直渴望可以像正常人一样驾驶汽车,他留意到,随着残疾人驾驶汽车逐步合法化,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士都想使用专属自己的交通工具,但常常因为双脚无力踩踏油门、刹车等原因,不能拿到驾照开车而感到遗憾。既然有这需求,为什么不设计一套既安全又可行的驾驶装置呢?吕伟涛萌生了将脚踏油门、刹车试改装为手动控制的想法。

  说做就做,吕伟涛购回了一辆二手车,自学了许多汽车专业知识,经过两年的构思和反复试验, 吕伟涛捣鼓出了一款“汽车手动刹车、油门控制装置”。吕伟涛介绍称,经改装的汽车油门、刹车手动控制装置加装简便,而且转动油门和按下刹车是两种不同逻辑的操作动作,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不会把油门错当刹车,另外在上、下坡起步或停车,也比原有操作更方便、安全。

  吕伟涛改装的小车很快就能上路行驶,并且通过了技术审核,2009年,吕伟涛驾驶自己改装的小车从广东汕尾出发,在志愿者人员的陪同下,途经10多个省,行程7000多公里,完成了自己“驾驭残疾人生神州大地行”的梦想。利用自己这项新发明的装置,吕伟涛陆续帮助了不少残疾朋友练习学车,备考驾照,虽然教学过程艰辛,但吕伟涛仍乐此不疲。

  没多久,吕伟涛发明的“汽车手动刹车、油门控制装置”就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该项技术为双下肢肢残人士实现手动提供了技术保障。吕伟涛告诉记者,按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除左腿残疾的人士允许考取汽车驾驶证之外,其他的下肢残疾人士还没能考取驾驶证,他希望能通过这项专利技术对汽车辅助装置的改良,让更多的肢体残疾人士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考取驾照。

  将发明应用于市场

  为残疾人创造就业


  生活中的吕伟涛积极乐观、思维活跃,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几十年来,他通过不断努力创新和发明残疾用品,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为不少残疾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他还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一对让许多人艳羡的双胞胎孩子。

  闲暇时,吕伟涛特别喜欢听一曲《水手》的歌,吕伟涛说,他也曾经痛苦不堪过、迷茫徘徊过,但是为了“活出自己的尊严,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他一直都积极乐观,不屈不挠。吕伟涛表示,未来他会继续为残障朋友造福,他组织了一个研究队伍,专门成立了一个发明和设计残疾人用品的工作室,近年来发明和设计了不少新的残疾用品,他还招募残疾人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创建肢残辅具研发基地,依旧是我心中的梦,为了这个梦,我会更加努力发明和研究。”吕伟涛说。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海城新桥发生一起跳水事件
[城事报料] 特发事件
[城事报料] 有辱城市形象的行为
[城事报料] 发生居民楼里的恶性案件
[城事报料] 急寻失物(转)
[城事报料] 商家施工占道

发表于 2015-8-18 08: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发表于 2015-8-18 14: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新南厝内,加油。

当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之后,一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
发表于 2015-8-18 21: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00: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bg7ibq 发表于 2015-8-18 14:32
新南厝内,加油。

当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之后,一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

你也姓吕?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00: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00: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0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8-19 01: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02: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8-19 14: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9: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还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