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本报头版头条先后刊登了《“门前三包”落实了吗?》、《“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两篇报道,直击市区市容环境卫生乱象,并报道了部分商户回应“门前三包”情况,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市区“门前三包”落实情况,广大市民有何看法?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仅靠“一张纸”还远远不够 “谁愿意回家时见到自家门前垃圾成堆!再好的心情都会变糟糕!”多位市民表示对“门前三包”有所耳闻,但对“门前三包”的责任落实付之一叹,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监督力度,让“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到位。 家住市区城南路某小区的罗大爷对此颇有看法,他说,环卫部门负责卫生,园林部门负责绿化,城管部门负责执法,都有相应的管理职责。“改变市区市容环境卫生情况,仅靠‘一张纸’还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还是要加大力度。” 市民曾小姐说:“有些市民未认真对待‘门前三包’,缺乏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意识。最近城管执法部门动作频繁,时不时会看到他们在大街上执法的身影。如果坚持这样的执法力度,市区市容环境肯定会有很大改善。” 市民李先生则表示:“门前三包”还可以进一步细化。“譬如在‘门前三包’的具体内容中,包环境卫生是指要负责门前责任区内的地面保洁。责任区内是否明确有多大的范围?如果出现了第三方在家门前乱扔乱放该怎么办?这些都需要法治来支撑。” 一位老干部说:“政府部门为搞好市区环境整治采取‘门前三包’措施这本来是件好事,但‘门前三包’如何落实,却没有进一步相应的措施。例如:商户和有关单位不落实‘门前三包’,你有何相应的惩戒措施?你要惩戒垃圾乱丢乱放、车辆乱停乱放、破坏绿化等行为,有何规定依据?个别群众不自觉,乱倒垃圾,谁去监管处罚,是警察还是城管或社区干部?所有这些都要落实清楚。否则,‘门前三包’难免落空。” 良好市容市貌须人人出力 “最好能组织义工清理这些乱贴乱画行为,这样才有城市样!”路过市区文明路的一市民表示,希望严惩 “脏乱差”,还市民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我不知道‘门前三包’具体落实情况如何,不过严起来还是挺奏效的。不管是个人还是商贩,罚的力度大,人也就自觉了。我觉得关键还是继续加大环卫的清扫强度。”在市区某银行上班的许小姐如是说。 “环境对人的心情影响很大,环境差会让人心情低落、脾气暴躁,加强市区环卫工作力度刻不容缓。”市民刘先生希望人人都能为良好的市容市貌出一份力。 硬件设施得跟上 在惠州读大学的小黄是土生土长的汕尾人。她认为,“门前三包”的成效不明显是因为市民的环卫意识不够强和公共设施跟不上。小黄讲述她在市区三马路逛街时买了瓶水,要扔掉水瓶时发现路上没见到一个垃圾桶,直走到路口才将水瓶扔进一家面包店自设的垃圾桶里。小黄说,惠州的购物街都挺干净的,汕尾可以多向惠州这样的文明城市学习,借鉴惠州推行“门前三包”的经验做法。 网友们也发表了他们的看法。网友“黑夜阳光2”说:“是要好好抓一抓了,不然大家都占道经营,都乱摆乱放乱扔,哪有个城市的样子!” 网友“tiankon163”则认为:“多设置些垃圾桶,随手丢现象自然慢慢就少了,大家把垃圾丢进垃圾桶的习惯也会逐渐形成。” 记者走访调查期间发现,不少市民对“门前三包”的内容不太了解。在随机采访的10个家庭中,答出了要包环境卫生的有6家,答出了要包环境卫生、包秩序良好两项的有1家,仅1人能完整说出“门前三包”的内容。对于市区“门前三包”落实情况,有关部门如何说法,请关注后续报道。(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卓科荣 实习记者 邓良琼 郭垠成 梁佳 实习生 黄冬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