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本报《品清湖污染不容忽视》的报道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唤起了老一辈对市区品清湖的儿时回忆,还引起了保护品清湖的共鸣。与此同时,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也有了热烈响应,他们积极建言献策,一针见血地指出:“品清湖污染严重,归根结底就是污水处理厂‘晒太阳’。整治品清湖应从源头出发,治标,更要治本。” 市人大代表何展辉: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市区品清湖原来非常漂亮,自然生态环境好。近年来却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对此很痛心,希望政府能从根本上治理品清湖的问题。 从治理方面来讲,建议政府针对品清湖制定整体治理规划,进行分步整治。譬如排污口可以分步处理。目前品清湖最重要的污水来源,有来自市区奎山湖的生活污水、信利电子厂的工业废水、东涌附近村子的生活污水,还有碧桂园生活污水等,可分批处理。此外,要加强污水管网铺设,保证把污水引进东区污水处理厂,而不是直接排入品清湖。 从管理方面来讲,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分别对岸边和湖面环境等进行管理。针对垃圾乱倒、碧桂园沿湖岸边的建筑垃圾乱堆放问题,市城管执法局应加强巡查,对乱扔垃圾、破坏品清湖环境的行为要严处,绝不能手软。至于湖面垃圾,如塑料瓶、动物死尸等,要及时处理。城区海洋与渔业局应该负起责任,形成常态化管理,保证品清湖湖面上卫生干净。 同时,呼吁市民要自觉爱护品清湖,建议设置举报电话,监督乱丢乱放乱排污等行为。 市人大代表陈义带: 加大对奎山河整治力度 市区品清湖的整治工作虽然有成效,但污染问题还没得到解决。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对品清湖的保护和整治,彻底解决品清湖各项污染问题。 我建议,首先要切断污染源。除了对周边工业、医院带来的污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能把污水直接排到品清湖,严管沿岸村庄的生活垃圾处理外,还要加大对奎山河的整治力度,及时清理河道淤泥,做到雨水、污水管道分开,不能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再次,要加大对品清湖的浚深。品清湖经多年沉积,湖床较浅,加上受避风塘堤坝截流影响,使品清湖纳潮不畅,潮水不能循环,淤泥沉积严重,变成臭水湖,造成空气污染。建议对品清湖进行疏浚,并拆除避风塘堤坝,清理湖边障碍物和堆积物,使纳潮退潮顺畅,减少淤泥沉积、湖水氧化。 有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做好截污工作,加强湖面的环境监督,坚持铁腕治污,落实齐抓共管长效机制,使得品清湖的水质变好。 市政协委员王声效: 源头截污是关键 当前,环品清湖沿岸大约有二十几个排污口,绝大部分排污口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品清湖。最受人关注的就是来自奎山湖的既黑又臭的污水经奎山河道排入品清湖,这成为市民痛斥的焦点。由于规划中的市区红海西路迟迟未修通,奎山河两侧、华园小区一带的生活污水未能通过地下排污管网疏导到市区西部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直接排入奎山湖和河道,最后还流入品清湖。 以此看来,将奎山河两侧、金湖路一带陆上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通过铺设地下管网进行截污,分别引至市区东、西两家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使之不直接排入品清湖,这才是治理品清湖污染的最关键环节。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品清湖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将动态巡查和专项执法活动结合起来,坚决查处偷排、超排等违法行为。同时,要通过巡查及时清理湖面上的非法养殖设施,并对湖面和岸堤的垃圾进行清理,让湖面洁净。此外,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市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提高市民的法制意识,让广大市民成为爱湖护湖的主角。 市政协委员陈粤海: 截污清淤 改变功能 我认为,品清湖的整治成效应以水质的转变作为标志。首先要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有效拦截周边污水向品清湖排放,截断所有通向品清湖(包括奎山湖)的排污沟,并将污水引进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次,清理奎山湖和品清湖中的淤泥,定时打捞湖中漂浮物。 结合环湖公路建设,搞好旅游设施及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议将品清湖打造成为以水泊文化为内涵和特色的“广东沿海第一湖”为发展目标,扩大品清湖景区规模,提升景点的档次。与市区凤山妈祖、沙舌、鲤鱼尾瀑布、银牌浴场诸多原有旅游景点连在一起,按“两区一带”旅游空间结构,分为水上休闲娱乐区、鲤鱼尾湿地公园和环湖景观带。抓紧组织开发品清湖内的旅游产品,如皮划艇运动项目、渔家风情、品海鲜旅游专线等,为发展旅游业做好准备,促使旅游业快速发展。 此外,严禁非法养殖、制盐等生产活动,严禁填海,整治周边岸线,清理湖内乱搭乱建的构筑物,切实恢复和治理品清湖生态环境。(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邓良琼 实习记者 郑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