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迷案:南汾石马的秘密
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1-7 10:03 编辑历史文化迷案:南汾石马的秘密 文/陈宝荣
汕尾市城区红草镇南汾村乌石莲山周边,既有跌马埔及死马山的地名,也有石马及石像马的实物,似乎这是马的故乡。尤其是供奉在南汾城隍庙的那匹高大石马,神秘莫测,来历奇异,引无数英雄来者竟失眠。 南汾跌马埔在尖山岭水库,跌马埔地名是当地人世代沿袭的叫法,马在那里无人知晓,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尖山岭水库因干旱露出库底,人们才从淤泥中发现石马,才知道这跌马埔真有来历。 不知放置了多少年?1958年,这里建尖山水库之时,人们也蒙蔽了双眼,不识马。1983年,在义士吴庭阶的带领下,南汾18乡集合了18名身强力壮的青年人前往运输石马。按参与者庄木根老人(今年81岁)陈述,当时没有什么机械设备,纯粹用木棍、木板及绳索作辅具,尽管浪费了九牛二马之力还是无法撬动石马,人们觉得神奇。于是,选择良时吉日,带来香火祈告敬拜,才把石马顺利运到南汾城隍庙供奉起来。由此,石马置于游人视线之中,叙说着沧海桑田的故事。 这石马就地取材,用整块粗砂岩石打制而成,重达万斤,高2.06米,长2.6米,腹部下沿与前后足之间不镂空而联接棱形底座,只刻制线条体现各部位,形象逼真,粗犷有韵,唐宋风格较为突出,赋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他从那里来?要从哪里去?有人说是明朝那时海丰人为迎接马皇后回娘家而打制的摆件,有人说是镇乌石莲状元活地的神马,有人猜是宋末埋葬王侯将相的墓道兽。 不见地方史志,不见碑文记述,海丰县博物馆馆长郑正魁、莲花山鸡鸣寺达生师父、汕尾著名书画家寿山、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古运泉等达贤先后前来观瞻,它不断地接受专家学者的考评,至今无法定论。 2014年10月31日,研究南汾石马30多年的林居祖先生赠送我一帧有关石马腹部图案的相片,他依据周围存在乌石莲海岛、旗盘石、将军箖、古尖山村、尼姑庵等遗址及胜迹,以及结合五坡之难和捷兰埔之战;宋端宗赵昰“葬于海滨乱山之中”的野史说;史界一直找不着埋葬宋端宗赵昰的永福陵;有关宋室南逃海陆丰的传说主角只有宋帝昺,而无宋帝昰等等历史现象,作出大胆的猜想:宋端宗赵昰在颠簸中已经死于海丰,陆秀夫等大臣为隐定军心,不敢声张而偷偷葬之尖山岭,然而继续主持国事。后来,文天祥在江西打了胜战,士气大振,大臣才推出卫王赵昺继位,并在长沙海口设宴庆贺,留下御宴潭陈迹。 请各位发挥超常想象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帖可能震惊好史者,但拒绝无赖人士来本贴骂战。提示可能:神庙祀马说。墓道神兽说。(欢迎交流学习,价值报料有酬:13809799098陈宝荣)
http://www.sws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陈宝荣的微博 栩栩如生啊{:4_120:} 本帖最后由 陈宝荣 于 2014-11-5 22:44 编辑
乌石莲的状元地传说是李九我点中的。 答案可能要从尖山岭水厍底石马出处开始寻找。 石马在跌马埔坐东朝西,没发现坟与庙。但环境估计受到破坏,沉船可能性大。 原水库中的尖山古村10几户人家,杂姓,南宋朝廷守墓人呀? {:5_177:} 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古运泉没有结论,看我们海陆丰厉害的高手能否亮剑破解。
请高手们来点真的见解,别一直耍贫嘴骂人。 {:5_164:}{:5_164:}{:5_164:}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1-6 0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水库中的尖山古村10几户人家,杂姓,南宋朝廷守墓人呀?
如是守墓人后裔,这一秘密应有代代内传! 等待另一古物出土,也许能解此迷。相信一定还有的! 银华 发表于 2014-11-6 1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是守墓人后裔,这一秘密应有代代内传!
他们没有传下什么遗言,有的不知祖公哪里来? 银华 发表于 2014-11-6 1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等待另一古物出土,也许能解此迷。相信一定还有的!
等候你发现呀!哦…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1-6 00: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石马在跌马埔坐东朝西,没发现坟与庙。但环境估计受到破坏,沉船可能性大。
除非能证明水库是古航道的一部分,不然沉船可能性不大 尖山水库古道,应该是连接盐屿琉璃径水库古道的!
跟潮沙城仔渡。。。然后过梅陇。。。
可不可以朝这一思路想想????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1-6 11: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等候你发现呀!哦…
看缘分,孤证难整。 你的崇古意识很好,大体上是那种走向。 清中叶以前,乌石莲,蟹地尖,尖山岭下的水道联通西洋海与长沙湾。古海时代呀,汕尾形成的时间也是清上叶的沙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