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0 21:36:55

汕尾的戏种可以寿终正寝了

在汕尾土生土长的戏种有3种:正字戏、白字戏和西秦戏。我们见的最多的,是白字戏。然而,现在汕尾的这3种戏曲,究竟是怎么样的状态呢?我经常留意汕尾市区内做大戏的情况,归纳如下:

1.表演手法单一、乏味、木讷无表情。以白字戏为例,在台上表演的演员,走来走去,舞来舞去,无外乎那么几下动作,重复又重复,死板的要紧,不会变通。正如海丰人一句老话说的好"客仔鼓首卖段声“,没有实际去看演出的人可能怀疑我在诋毁戏曲,只要你们亲身去看看,就会知道我所描述的,一点都不偏离实际;
2.你去看大戏吗?你会去看吗?你会看多久?估计这些问题,年轻人没人会去看大戏。这就是说,现在汕尾的戏曲,吸引不了年轻人。观众仅限于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婆们。而且观众人数也不多。吸引不了年轻人入场观看,这就没有了新生力量的支持和维持。一个没有了支持的东西,是活不了长久的;
3.汕尾的戏曲唱腔单一,走调千万里,让人听了起疙瘩。唱戏的靠的是嗓门,汕尾的戏曲沦落到五音不全的人也能登台唱戏的地步,这还有艺术可看吗?一种原本就是艺术的东西缺少了艺术成分,就等于没有了灵魂,跟行尸走肉无异!一个地方的管理者,每天晚上花几千元请一班行尸走肉在台上走来走去几小时。真是钱多人傻!
4.汕尾的大戏,剧目可笑,单一,随意以及不知所云!比如竟然喜欢出现什么什么人中元,什么什么上京之类的。怎么老是做这些剧目呢?难道不能起个比较好听的剧名吗?更可笑的还在做戏的过程,比如做某某中元的,从头到尾都没任何内容演到某某人怎么考状元或者为考状元所做的事情。到了最后几分钟就突然出现几个兵仔走了出来,后面一个状元骑着高头大马在唱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容,这就是某某人中元了。这样的大戏做的,也太儿戏了吧?随意到如此地步,怪不得那么多老人家容易外面的骗子骗钱呢,原来真有人把这些看戏的老人家当傻子来忽悠了。
5.汕尾的大戏很多剧目的内容都是以哭上场又以哭下场,你哭来哭去就这么几场戏,宣扬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汕尾的大戏就那么喜欢做什么什么苦什么什么悲惨的内容?除了这些内容就没别的内容可以做了吗?还有,基本上每天或者每个戏班都是做这样内容的戏曲,难道这就是汕尾的戏曲通用内容?没有变革,没有改进,没有新生的内容提供给观众看,你还指望有人看你表演?纯粹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迟早要灭亡!
汕尾的戏种,已经沦落到灭绝的边沿了,如果政府觉得汕尾的大戏是快鸡肋,那不如扔出去喂狗吧。汕尾的戏曲,该绝种的就顺应天意让它寿终正寝吧


http://www.sws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一代好贼的微博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5-10 22:03:53

你是汕尾大地第一个说真话的先进青年。:lol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0 22:35:58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5-10 22:03
你是汕尾大地第一个说真话的先进青年。

过奖过奖

领袖权威 发表于 2015-5-10 23:17:38

一个剧团,就靠嫁接潮剧的几出所谓新编剧目撑场,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出戏,对传统优秀剧目反而不演出,反言其剧情不合常理,西游记够荒诞不经了,谁都不会觉得他剧情不合常理。

生三 发表于 2015-5-10 23:24:43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5-10 22:03
你是汕尾大地第一个说真话的先进青年。

{:6_220:}{:6_220:}{:6_220:}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0 23:32:35

领袖权威 发表于 2015-5-10 23:17
一个剧团,就靠嫁接潮剧的几出所谓新编剧目撑场,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出戏,对传统优秀剧目反而不演出,反言其 ...

说句实在的,汕尾的所有戏种,都是借鉴潮剧的表演方式,但是又跟潮剧有着本质上的天然大不同。这好像就是邯郸学步。搞到最后,我们现在所看的这些大戏,不伦不类!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5-10 23:34:30

说真话要经得起(五斤街)。:D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0 23:36:53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5-10 23:34
说真话要经得起(五斤街)。

如果这个网站连真话都不让说的话,这个网站就没希望了

除却巫山 发表于 2015-5-10 23:44:35

拿什么来拯救你们:汕尾地方戏剧

除却巫山 发表于 2015-5-10 23:45:04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0 23:36
如果这个网站连真话都不让说的话,这个网站就没希望了

不犯法的话都可以说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00:07:15

其实汕尾的戏种是非常没文化的,经常演出的戏曲幼稚、低级趣味。基本上所有的戏曲,都可堪称垃圾。我来举个例子吧。就拿一出白字戏《金叶菊》来说吧。

《金叶菊》这出戏是文革之前创作的,分13场和8场2个版本。如今演出的,均为短篇版本,也就是8场的。《金叶菊》开篇是演林雨春和张武杰2位元帅出征打番兵凯旋回朝。在这里问题就来了,中国历史上军事行动中,有出现过两位元帅的战争例子吗?出现两位元帅打一个番国,这完全不符合军事逻辑。因为战争必须有统一指挥。你说兵分两路,由两位先锋各领一军打过去,哪倒是可以有点符合军事逻辑的,但是无论分多少路军,最后总得有一个统帅的,那才能叫元帅。《金叶菊》所说的两位元帅虽然也分正副,但是既然大家都是元帅,军事最终指挥到底听谁的?战争不能统一指挥那可是兵家大忌呀!
好吧,这算艺术上的夸张手法吧,我们暂且不再讨论。那么接下来王爷出场了,王爷叫马应龙。《金叶菊》的故事是出现在明朝的,大家查查历史书籍,这明朝有位网页叫马应龙的吗?王爷是什么职位和爵位?有除了朱姓的人当王的吗?
好吧,这又算是一种艺术上的夸张手法吧。问题是以上两个夸张也太不符合历史事实或者说基本的逻辑了吧?
把话题继续说下去,剧中说到欧国舅潜入张武杰后花园,把张的儿媳妇和一众奴婢吓到四散逃跑,金叶菊竟然忘记拿走被国舅偷了。在张武杰这么一个战功赫赫的元帅府邸,竟然后花园没有保卫力量?竟然能让一个外人翻墙潜入?这剧本写的还真是戏,”戏“是儿戏的戏。最最基本的逻辑被省略了,不知道是不会写还是故意省略。
好吧,以上都算过关吧,忽悠得过去了,但是后来马应龙重审林张两位元帅的时候,被国舅掳走的张家的奴婢小梅和国舅的简单对质,竟然是漏洞百出,不知道这是不是写剧本的人故意讽刺明朝的甄审制度和能力太过幼稚还是故意如此简单创作,实在看不懂这样的逻辑,但是最后要表现的是国舅一脚踢死一个大活人---小梅。武功还真厉害,恐怕元芳+展昭+武松都不是他的对手。
好吧,这些都过关吧,最后说说故事的衔接问题。林张两元帅回朝后,皇帝把金叶菊赐给林的女儿做嫁妆,嫁给了张的儿子做老婆,然后金叶菊被国舅偷了去。一下子就转到林张两位元帅被扣上枷锁压上金銮殿了。我苯,看不出失落了宝贝到被押上金銮殿这中间到底是怎么样的故事。想象不出是要怎么衔接上去。皇帝是怎么知道宝贝丢失的?丢失了一个金叶菊至于要杀两位元帅吗?丢失了金叶菊怎么就跟谋反扯上关系了。是在告诉看戏的人,明朝的皇帝都是猪脑子?还有,皇帝把东西赐给臣子,臣子要怎么处理这个宝贝,那是臣子的事情的。自古以来,国君可能赐一些宝物给大臣,而大臣拿去换房子换土地甚至娶老婆的,大有所在。按照写剧本的人的理解方式,那些人早就该杀头了!东方朔拿了汉武帝所赐的东西足够他娶十几个老婆,这又怎么说呢?故事的衔接和故事的逻辑,真的不是常人所能理解和看的懂的,所以没有年轻人看。这也是活该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00:17:53

除却巫山 发表于 2015-5-10 23:44
拿什么来拯救你们:汕尾地方戏剧

我的看法是,拯救汕尾的地方戏曲的办法在于政府。昆剧是百戏之首,所以国家重点扶持;京剧是国家指定的代表国家的戏种,所以国家又是拼命的保护和发展;黄梅戏等更不用说了,国家级的戏种。到了广东,粤剧因为是在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的中心就在这里,这个地方戏被捧为代表广东的戏种,这是这个戏种的命好,所以它也是得到省的重点扶持的,死不了,而且活的好好的;潮剧比粤剧更有历史,表演方式和艺术成分比粤剧高,但是命没有粤剧好,只能作为广东的一个地方戏,但是这个地方戏得到了汕头和潮州以及揭阳三市的大力扶植,而且人才济济,人才辈出,又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这个戏种,所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汕尾的3个戏种的情况怎么样呢?大家有看戏的经历的都知道,舞台简陋陈旧,表演方式古板乏味,唱腔走调让人想吐,五音不全拼命鬼哭狼嚎,剧的内容千篇一律的从上台哭到下台,这也叫戏呀?关键是政府没有重视扶持。不像以上所陈述的几个戏种。海丰县青年剧团(白字戏)代表汕尾的戏曲的最高水平了,问题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剧目可以给大家津津乐道的。关键还是在政府的态度和做法。如能跟以上所说的国家或省或潮汕三市那么重视地方代表戏种的话,或许汕尾的戏种还是可以发展的

纸留↓回忆 发表于 2015-5-11 00:19:38

艺术需要什么逻辑?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08:28:08

纸留↓回忆 发表于 2015-5-11 00:19
艺术需要什么逻辑?

搞艺术的最起码也要有最简单的常人逻辑吧?就算是写小说的,他在怎么胡思乱想,根基还不是来源于生活?假如《西游记》,刻画出孙猴子的形象,他的原型是真实的唐玄奘西行求法过程中收的一个头陀。你以为搞艺术的可以象香港那些电视台里面的戏那样,乱搞一通呀?比如清朝是留头不留发的,所以清朝的男人头肯定是前半部是光的,后半部有头发,还有长辫子的,你看那些香港电视剧的清朝戏,男人竟然是整个头都是有头发的,这算什么?这也算艺术?我看哪,这如果是艺术的话,也是艺术中的便便而已;还有,香港十几二十年前有一出电视剧是讲杨家将的,人家最后的结局竟然是穆桂英学会什么什么神功,我晕,这样的屁话也能编的出来,真是垃圾!还有,一个时辰是现代的2个小时,大家都知道的。因为古代计时是一天12个时辰的,那么一个时辰就是2个钟头。今年香港有一出电视剧有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说:“某某,你吃饭后坐在这里(也就是文案台)已经有8个时辰了,你在想什么?”我顿时觉得反胃,8个时辰哦,16个钟头。一个人在那里坐16个钟头,一天24个钟头,去掉16个钟头,可以睡觉了吧?还有,一个人坐16个钟头你不腰椎间盘突出呀?艺术不是意淫,希望看者要明白

家乡好 发表于 2015-5-11 09:00:04

三大戏种面临的困境人所共知,也不是说你说错,哆嗦一大堆也不见你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
但你文中所说的什么的什么中元之类,按你所说,是不是应从主人公练笔划、学写字、背书包,一步一脚印十年寒窗一一言明交待????最主要还是要懂得欣赏戏中所要表达的什么。

瓦拉瓦拉 发表于 2015-5-11 09:24:55

家乡好 发表于 2015-5-11 09:00
三大戏种面临的困境人所共知,也不是说你说错,哆嗦一大堆也不见你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
但你文中所说的什 ...

顺便交代好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拉屎

瓦拉瓦拉 发表于 2015-5-11 09:27:01

呵呵,你这种人如果是球迷,那就是冠军球迷!!什么是冠军球迷?那就是这支球队拿了冠军我才支持他,球队不拿冠军就是垃圾。

表情木讷那是演员表演功力问题,但你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黄晓明和杨幂的演技那么差,你能说中国电影都是垃圾吗?表演单一,那是不是在表演中加入动次打次,嘿喂够,我在遥望月亮之上,顺便表演个魔术,这样就丰富了。
年轻人不喜欢戏剧这是时代的趋势,就好像年轻人喜欢哈韩却不喜欢哈中一样,这不能说全是戏剧的错!对了,你也是年轻人,你会喜欢吗?,你会唱几首吗?我广州的同学人家几乎每个周末都去公园跟一群票友唱粤剧,还登台表演,请问你在哪里?空调房还是温柔乡。一时兴起键盘党有什么资格BB??!!!

唱腔单调,笑了,这正说您你对海陆丰的戏曲文化是个文盲!!!海丰白字戏和陆丰正戏都是中国历史久远的古老剧种,如今还保留着中国戏剧最初的原始印记,这是研究中国戏剧起源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且这也是海陆丰戏曲文化的特色。“你是我的小啊小苹果。。。”加入这样的曲调就不单一了。你说唱腔单调??那你知不知道作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陆丰正字戏亮相央视戏剧春晚后受到全国各界戏剧专家的好评,你想说你比这些专家还厉害??你行你上啊!!

还《金叶菊》不合逻辑,不符合现实?那 《闸美案》不也是不符合现实?楼猪你不会还以为陈世美真的就是个负心汉吧?不会以为岳飞就是秦桧害死的吧????对了《闸美案》陈世美也是上京,也是中状元,可这不影响它成为经典的剧目之一。不符合现实??那你在历史上找得到白元芳这个人吗??你把李元霸找出来给我看看!!!

政府如果不重视就不会有《龙宫奇缘》,也不会有《刘文龙》,楼猪你还是回去让你老师给你撑伞吧!

@家乡好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5-11 09:31:20

本帖最后由 埔陇宫 于 2015-5-11 09:41 编辑

我来说个现象,戏台上什么人打什么脸谱,穿什么服饰是有规定的,不可乱画乱穿,有的剧团为了追求舞台效果,把大黑面的粗汉画成白面书生,把奴仆穿上员外的服饰,乱搞一通,这样就是所谓艺术水平高?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汕尾的戏种可以寿终正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