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13:25:57

家乡好 发表于 2015-5-11 13:03
再说你一下,把喜欢看戏的老年人说成傻子是极端中的极端。老年人容易受骗,并不是受戏所害,与戏没有一点因 ...

好的,我会好好学习的,尊重你的言论是我的原则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13:27:11

深渊 发表于 2015-5-11 12:52
应该要发扬还要创新

恩恩,确实要这样呀。首先,要改革,其次,要吸收年轻演员,再次,要想办法吸引年轻甚至中年的观众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13:27:55

家乡好 发表于 2015-5-11 12:51
用爆米花说事者,说明你基本不懂得“欣赏”两字,虽然知道几大戏种面临很多问题,但并不是戏种本身的问题 ...

非常感谢你的评论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5-11 13:32:58

自解放后,我县职业剧团所演出基本上是移植的,不管是金叶菊也好,十五贯也罢,徐九经也好,秦雪梅也罢,都是按本抄来,汕尾大地直至现在,很少有原创剧本。
汕尾大地创作者们创作的思维与逻辑,是传统性的,架构;家贫,读书,遇贵人,或者遇神仙,最后中状元,荣宗耀祖,衣锦荣归,在某种可以的情况下,报仇雪恨,将害我的,寃我的,斩首示众,完美结束。
戏,本是导人向善,向人性光辉靠拢,这是无可驳斥的。
因为时代在变,人在变,与时俱进,剧作家们必须有社会触角,写些接近生活的剧本,在继承与发展同步前进。
此时在唱“若是神仙来度我,何愁光祖唔成人”。这些反人类科学的东西唱来干啥?
我看戏是在网中看的,戏路比较清晰。

深渊 发表于 2015-5-11 14:21:44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13:27
恩恩,确实要这样呀。首先,要改革,其次,要吸收年轻演员,再次,要想办法吸引年轻甚至中年的观众

现在的情况就是年轻人基本没人

满堂红 发表于 2015-5-11 16:44:09

{:5_142:}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16:55:25

满堂红 发表于 2015-5-11 16:44


发表一下意见嘛,什么意见都好,只要说真话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16:55:36

满堂红 发表于 2015-5-11 16:44


发表一下意见嘛,什么意见都好,只要说真话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16:57:31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5-11 13:32
自解放后,我县职业剧团所演出基本上是移植的,不管是金叶菊也好,十五贯也罢,徐九经也好,秦雪梅也罢,都 ...

精辟,精辟!!!

飞鸿 发表于 2015-5-11 20:46:12

我呀呀呸,勿假硬

swlxk 发表于 2015-5-11 21:05:24

本帖最后由 swlxk 于 2015-5-11 21:35 编辑

.
看 第一楼,列12345点,以为是个 校生人,给你一个“不懂”的标签;
看 第11楼,列《金叶菊》,看前几句,以为是“资深”客,是真正看过戏的,正想点赞,要去除标签。
继续往下瞅,不行了,标签不能撕!

“哈喽 你不懂”!


本地戏{白字 正字 西秦},本身份就是教人向善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内容不外: 穷人努力一举成名、小姐公主爱情故事、早前被人欺负后来报仇雪恨 等等。


顺便抓你的“例子”加回应吧:
一、说中状元吧
戏同文章一样,有主次之分。中状元 的过程,不是戏的主要内容,不用从磨墨、提笔开始表演。 唢呐某个音调一响、下面的观众立马就知“中状元”了,这相当于 听到“当当当。。 ”你知是 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
因此,中状元过程不是主要,中状元是因为家人被人欺负,打不过黑势力,只能靠 自家大官 有背景的人来 雪恨平反。
古时做戏,从晚上七八点做到次日清早六七点,分两部,上部---12点前是武戏,即是“冲冲冲”,
下部---0时后是文戏,即是“阿咦爱”。
因要适应城市,改为做到晚上两点钟,现在改为11点落棚。想象一下,一出戏原本四五个小时的,压缩为三几小时,要怎么办? 是不是要有所裁剪?一裁剪自然 短斤少两了。 【有的戏目太长的 留次日做日戏】


【你本意应是想说 多表演如何刻苦学习 最后成名 教人要这样做】 这个戏 相似意思的有啊,看《状元与乞丐》。


二、说金叶菊吧
【金叶菊】戏听过看过 内容细节基本忘记了。
你说丢金叶菊 皇帝问罪不能理解,是你没仔细看戏,奸贼安的罪名就是“通番卖国”,证物就是金叶菊。
至于 皇帝赐物金叶菊,能不能卖钱的事,用汉朝作例子,并认定“一定可以卖”。
俺只想用清朝 皇帝赐物是要高高摆起来的,不然是“欺君”。 俺对这个历史未研究,要问专家。只想说 各朝有各例吧?!


三、说无津津乐道的好戏目
俺知道 青年剧团有本《放走曾荣》,还有不知是不是本地原创的《秦雪梅教子》、《状元与乞丐》、《双玉鱼》等。
不知能不能上法眼?


。。。。想回应其它的,俺太懒了,头有点累,算了。



补充回应其它人的:
一、
【社戏】 这个词读书时见得多,都是写外地的,本地人闲谈不这样说。
回帖中有人说“民戏”烂, 想说,政府有给过一分钱么?他们是自生自灭的。

三大戏 能够继续生存,不是靠政府,是靠民间的神庙,靠“神仙们”,即就是一些人所谓的“迷信”。
三大戏 成为政府扶持的“国字号”是近年来的事,以前的他们是“名存实亡”。

正因为 汕尾镇 神庙多,众神仙过生日,所以天天有戏,请专业剧团如“青年剧团”,有空吗 有排期吗,人等得神仙等得吗? 且人家戏金不少哦。
因此靠民戏来补充,自然水平参差不齐了。要他们提高水平,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大家去看戏,并批评他们。

俗话说“神仙难挣捷胜钱”,说的是他们观赏水平非常高,“四针相对”,是文化地区,事实也是如此,单说书画,爱好者就非常多。

有去过香港看咱本地戏的,那个简单法,你们更看不下去,人家请戏就涂个热闹。

二、今时今日,电视机都成摆设,成手机民族,老戏当然是 校生人 不近。 连国剧都是那样子,何况地方戏?


总结:“创新、与时俱进”----三岁小孩都会说了,提出批评是要的,有批评说明在意她。
不而做点实际的吧:有钱了,在家乡 请做几本戏。
算是为 保留本地戏出一份力吧,即子子孙孙能看到 本地戏。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21:28:35

swlxk 发表于 2015-5-11 21:05
.
看 第一楼,列12345点,以为是个 校生人,给你一个“不懂”的标签;
看 第11楼,列《金叶菊》,看前几 ...

恩恩,说的挺全面的,不错不错。多谢你的观点。请继续关注

纸留↓回忆 发表于 2015-5-11 21:52:37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08:28
搞艺术的最起码也要有最简单的常人逻辑吧?就算是写小说的,他在怎么胡思乱想,根基还不是来源于生活?假 ...

呵呵,那你说孙猴子是从石头崩出来的,就又是什么逻辑?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21:59:03

纸留↓回忆 发表于 2015-5-11 21:52
呵呵,那你说孙猴子是从石头崩出来的,就又是什么逻辑?

委托你去问吴承恩吧,拜托了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5-11 22:07:40

好贼不是贼,他说了人们不敢说的话,虽然他的理论不很成熟,也有立据地方,好贼的建议是善意的,他没有立下君子面庞,道貌岸然,他很谦虚在说自己的话,这位网友是值得做朋友的。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22:46:49

陈显兵 发表于 2015-5-11 22:07
好贼不是贼,他说了人们不敢说的话,虽然他的理论不很成熟,也有立据地方,好贼的建议是善意的,他没有立下 ...

:'(感动啊

记忆 发表于 2015-5-11 23:00:06

一代好贼 发表于 2015-5-11 00:17
我的看法是,拯救汕尾的地方戏曲的办法在于政府。昆剧是百戏之首,所以国家重点扶持;京剧是国家指定的代 ...

在我看来陆丰崎头白字剧团并不比县白字剧团逊色:lol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5-11 23:20:02

称民间剧团为“民戏”,有贬损之意,其实有些民间剧团不比公办剧团逊色,比如城区光明剧团、陆丰崎头白字剧团等等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汕尾的戏种可以寿终正寝了